本周末,2025北京半程馬拉松將鳴槍起跑。其完賽獎牌以簡約設計結合浪漫元素,甫一“官宣”便引發跑友熱議。

對“跑馬”愛好者來說,完賽獎牌不僅是參賽激勵,更承載著自身的拼搏與汗水。方寸之間,獎牌融入舉辦地的城市特色,不亞于“文化芯片”,也愈發受到賽事組織者的重視。伴隨大小馬拉松賽事井噴式發展,獎牌設計師的檔期排滿,制作工廠也在不斷精進工藝,收獲利潤的持續增長。

獎牌出新,眼前一亮又一亮

omtkhnymnradar3reofvosnf_m.jpg
 

正面的蜿蜒跑道,北京“市花”月季錯落有致地分布;背面的雄偉長城,四周環繞著舒展的新枝。2025北京半程馬拉松完賽獎牌,生動詮釋了賽事主題“一城春色半程詩”,線條精致大氣,流暢靈動。

veb8y6vqj56vq4v8ndsrknhi_m.jpg
 

一個月后,蘭州馬拉松也將開跑。此前發布的完賽獎牌,同樣掀起跑友間的討論。蘭馬獎牌以“黃河”為主題,設有可旋轉的水車機關,當轉動獎牌,背景中的敦煌藻井紋樣隨光影幻動。獎牌周邊還綴有飛天衣袂、黃河浪濤等立體裝飾,相當華麗。

fnuldqamkavffmqb2jgpqtsx_m.jpg
 

作為個人成長的榮譽見證,完賽獎牌總是能為跑友津津樂道。記者注意到,諸多討論中,無錫馬拉松的獎牌以獨樹一幟的設計,常被贊為“眼前一亮又一亮”。去年適逢錫馬十周年,完賽獎牌由十片扇片精心組合而成,每片代表著賽道的一部分,也映射出參賽者的努力堅持。

 

廈門馬拉松的獎牌,作為“極簡美學”踐行者,同樣收獲不少好評。去年寓意“光芒”的造型,被跑友昵稱為“菠蘿干”,今年則以市花“三角梅”獻禮,并首次印刻“廈門馬拉松”盲文。

 

鑲嵌、機關、異形……更多獎牌因創意頻頻出圈。甚至有獎牌玩起了“盲盒”,例如泰安馬拉松自2023年起將獎牌分為五組,內置盲盒徽章,分別是“酷、爽、美、贊、神”。打開后隨機呈現“泰酷啦”“泰爽啦”“泰美啦”“泰贊啦”“泰神啦”文字內容。徽章可從獎牌內拿取,供跑友交流互換,集齊“酷、爽、美、贊、神”,共赴五年之約。

今年3月,中國田徑協會發布《2024年中國路跑工作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累計舉辦了各級各類路跑賽事749場,總規模超704萬人次。琳瑯滿目、推陳出新的獎牌,無疑為賽事更添一抹亮麗與期待。

檔期排滿,設計團隊連軸轉

“春天的比賽實在是多!”南京知名漫畫家胡松,近來格外忙碌。上周末,由他設計完賽獎牌的上海佘山半程馬拉松、南京仙林半程馬拉松同期開跑。再往前,則是南京半馬、江蘇鹽城馬拉松、江蘇宿遷馬拉松……接下來,還有大連馬拉松、保定馬拉松,完賽獎牌紛紛面臨定稿。

粗略統計下,2025上半年除商業性質的活動外,光是規模超過一萬人的馬拉松比賽,他已為十五場賽事設計了完賽獎牌。待到夏天,團隊又要為下半年的秋季賽事做設計準備,開啟“頭腦風暴”。

 

做獎牌設計,對胡松而言算是發掘了一條新賽道。他原本在大學里教美術,后來到公司做游戲、漫畫,2018年偶然間為龍騰亞丁越野賽設計獎牌,便一路做下來了。“其實獎牌設計的道理跟畫畫相通,后面賽事越來越多,我也成‘專業戶’了。”

除了數量,這些年來最讓胡松感慨的就是獎牌之“卷”。在他印象中,最開始的獎牌基本都是圓形,以平面刻字為主,沒有復雜的部件。后來逐漸增添了中國傳統紋樣、機關,包括從分量到材質、顏色,都在互相比拼。“創意設計方面確實越來越厲害,有的晚上能發光,有的里面放音樂盒,有的放芯片,可以播放一段AI動畫……有時候制作廠家問我明年咋辦,我開玩笑說,明年估計就得設計變形金剛了!”

有趣的是,記者看到近期剛剛官宣的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完賽獎牌,正是采用了可變形結構設計。獎牌上可以“掰”出來機器人的頭與四肢,化身人形機器人造型,可謂滿滿的科技感。

反復打磨,不辜負每場比賽

設計了這么多獎牌,論及最滿意的,胡松總是笑言,下一個。“目前最喜歡大連的,還沒有官宣,只能透露上面有小機關。另外泰州的馬上要開始做了,準備有個創新,也先保密。”

他坦言,獎牌設計,并不似人們想象中那樣,全憑設計師天馬行空,而要受到很多現實制約。例如賽事如果有明確的主題、口號,肯定要以此為基調來設計。沒有的話,就朝著兩個方向來考慮。一種是“極致復雜”,一種是“抽象簡潔”,當下跑友主要就是“吃”這兩種風格,各有擁躉。

多年做下來,胡松已經積累了一些固定合作賽事的邀約,也會參與賽事的征集比稿。一場比賽,他需要交好幾份設計方案供主辦方挑選,被選中的方案也經常需要修改調整。“有的城市自由度相對比較高,有的城市想要呈現的元素很多,希望都能放上去。有一年給一場比賽做了中國浪紋圖案,后來主辦城市發生暴雨災害,主辦方就說這個浪紋圖案不能用……這都是無法預料的。如果一開始的設計就能得到肯定,那肯定是最開心的。”

過了設計關,還要過制作關。工廠里的工藝,能否達到想要的效果?需要進一步溝通。“工廠也會跟我們提建議,如果說工藝還達不到,或者時間太緊張、成本過高等,方案就還得修改。”例如,2024年大慶馬拉松的完賽獎牌,胡松設計了上半部分大慶地標建筑搭配下半部分“石油”的結構。原本的抽油機,他想設計成運動機關,獎牌里放置真正的石油。“上下運動抽石油,來回循環,如果能實現會很有意思。”

 

由于時間太緊,“石油”只能用流沙代替,不過已經令跑友們驚喜莫名。當胡松將設計手稿與理念發布到社交平臺,大家紛紛留言,“太漂亮了”“開模費一定很貴”,還有人期待“下次能搞個抽真石油的!”

2024年泰州馬拉松,胡松以“霸王別姬”為理念,將獎牌設計成類似頭飾的樣子。也是由于工期等問題,兩側的實物流蘇未能實現。“這很正常,想100%還原設計稿是很難的。”工作之余,他喜歡將自己的手稿與跑友們分享,聽取大家的建議。有跑友評論,“就是看到您設計的獎牌好看,才開始跑步。”令他覺得,每場比賽、每次設計都要用心去做,不能辜負。

 

工藝提升,賽事拉動全鏈條

如前所述,設計師的精美畫稿,能在多大程度上從紙面走向現實,取決于制作工廠的工藝水平。位于廣東中山市的天隆工藝制品有限公司,是業內知名的獎牌制作工廠,經營獎牌定制業務已經16年,年均服務國內馬拉松賽事200余場。

總經理徐應平回憶,馬拉松賽事獎牌最早都是簡單的圓形款式,沒有什么功能花樣,根據不同的比賽刻字就行了。大概從2017年開始,逐漸呈現出復雜的樣貌。“雖然現在的工藝水平要求很高,一開始也不是非常難的。從帶些旋轉、拆分開始,后來慢慢加上去,所以整體就還好。實在有些工藝實現不了,再去跟設計方、主辦方溝通。”

徐應平介紹,通常拿到設計圖,他們需要進行建模打樣,確定后才能投入生產。“遇到特別復雜的,來回修改比較多的話,幾個月、半年的溝通都有。”伴隨著獎牌的“升級”,廠家工藝也隨之提升,如今倒是多了些淡定,可以說“見怪不怪”了。“我們做過的獎牌里,有的有十幾個機關,有的會放陶瓷、玉、茶葉、流沙、當地產的金剛巖石頭等,都是盡量將當地特色鑲嵌進去。”

《2024年中國路跑工作報告》顯示,去年上海馬拉松等7場頭部賽事,平均直接經濟效益為4.19億元,間接效益與拉動效益更為可觀。從徐應平的感受而言,近年來比賽確實顯著增多,作為賽事鏈條上的一環,工廠來自獎牌制作的收入也有了令人欣慰的持續增長。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魏婧

流程編輯:u028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