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半機械人仿生奧運會上,中國選手徐敏佩戴國產義肢,成功摘得中國在仿生奧運史上的第一枚上肢組金牌。徐敏佩戴的義肢,成本不足萬元,卻既能拎起5斤重的菜籃,也能捏住1厘米的耳釘,甚至為機械臂裝上“天眼”,破解仿生奧運史上最難盲盒任務。這背后,是“90后”博士胡旭暉團隊與徐敏五年來的“雙向奔赴”。從肌電信號訓練到3D打印降本,科研團隊不斷突破技術壁壘。中國約有8500萬殘疾人,但輔助器具仍然是奢侈品,普及率僅為1.72%。這背后,無數個“徐敏”在等待一束光。“十四五”規劃中,智能輔具攻關被寫入國家戰略。也許這個成本不過萬的國產義肢,足夠讓每一個“徐敏”相信,殘缺的世界,正被科技溫柔縫合。

流程編輯:u070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