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華為正式對外發布搭載了鴻蒙系統的筆記本電腦,標志著國產操作系統在PC端,也就是個人電腦領域實現重要突破。這一操作系統有何新特點,將帶來什么樣的產業影響?

此次新發布的鴻蒙電腦端操作系統,歷經5年研發,實現了從內核層的自主研發,可以實現多場景、不同終端設備之間的交互協同,并且在系統內部深度應用了AI功能。

總臺央視記者 喬楠:這臺設備就是華為新發布的鴻蒙操作系統電腦。它究竟有哪些顛覆性創新?通過兩個核心場景一探究竟。

  • 用手機拍攝的圖片可以直接拖拽到電腦中,傳輸速度達到每秒160兆。鼠標可以快速在兩臺設備間智能跳轉,靠的就是“鍵鼠共享”的功能,支持手機、平板、電腦三種終端,突破傳統設備的操作邊界。

  • 這臺電腦的AI是內嵌于系統中的。按下專屬的智慧AI按鍵,可以迅速開始互動。“幫我生成一個咖啡機的上市營銷方案PPT”,不到3秒,鴻蒙AI就能輸出大綱,并調取WPS,高效完成PPT的制作。

同一天,一款搭載鴻蒙系統的全新形態硬件產品——可折疊大屏幕筆記本電腦對外發布。

華為終端業務平板與PC產品線總裁 朱懂東:整個過程中我們積累了很多的創新型的專利,大概有2700多項。手機、平板和電腦一樣,它都是同一個操作系統,所以它實際上已經把移動端和電腦端的邊界,徹底打破了。所有的底層能力基本上都可以通過大模型去調動,所以這是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據了解,在電腦操作系統這一領域,過去多年都由國外企業占據主導地位,新的操作系統想要快速形成規模,開發者廣泛參與的應用生態非常關鍵。目前,已有超過1000款應用軟件完成了對鴻蒙電腦操作系統的適配,覆蓋辦公、影音娛樂、實用工具等多領域。應用軟件數量仍在持續增加。

從“能用”到“好用”

國產操作系統有望實現規模化商用

近年來,國產操作系統加速崛起,核心業務系統升級進入深水區,中國操作系統廠商正通過新一輪信息技術創新破局。

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操作系統市場增速加快,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50億元。記者了解到,目前,多個國產操作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均已實現跨越式發展,正加速從“能用”邁向“好用”。

賽迪智庫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信息技術研究室副主任 王瓊潔:國產操作系統通過分布式架構和統一的操作系統內核,實現手機、PC、IOT(物聯網)設備等不同終端間的協同操作與資源共享,為構建萬物互聯的自主技術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有望實現國產操作系統在PC消費市場的規模化商用。

業內專家表示,未來,國產操作系統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一方面來自各行業信息化建設中新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則是AI服務器放量帶來的新市場需求。更多熱點速報、權威資訊、深度分析盡在北京日報App

來源:央視財經

流程編輯:U022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