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事書場》擷取《紀事》抗戰題材內容,重現那一段烽火歲月。

預感到即將犧牲,趙一曼從容鎮定,向押送的警察要來紙筆,寫下給兒子——寧兒的遺書。
遺憾的是遺書原件已經找不到了。趙一曼的審訊檔案材料全部以日文書寫,在檔案材料的最后,附了這封遺書的日文譯本:
寧兒!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你的母親趙一曼于車中。
1936年8月2日,趙一曼在珠河縣的小北門,英勇就義,時年31歲。
20年后,已經28歲的陳掖賢,終于知道了自己的母親就是抗日英雄趙一曼。在東北烈士紀念館里,他痛哭著抄下了母親的那份遺書。
回到家后,陳掖賢用鋼針蘸著藍墨水在自己手臂上刺下三個字“趙一曼”。沒有機會體會的母愛,伴著“趙一曼”三個字陪伴了他的終生。
點擊收聽:

紀事書場·尋找趙一曼: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米艾尼
記者:孫昊
流程編輯:U022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
未登錄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