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孩子的頭發竟禿了一塊?

原以為脫發是大人的專利,殊不知越來越多的兒童群體正面臨“禿”如其來的煩惱。近年來,兒童斑禿發病率呈現不斷上升趨勢,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產生了很大影響。

值此5月28日“全國愛發日”,我們專訪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皮膚科主任魏愛華教授,為大家聊一聊關于斑禿的那些事兒。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皮膚科主任魏愛華教授

斑禿是病,得治

你有沒有聽說過“鬼剃頭”?斑禿正是一種突然發生的局部脫發,表現為頭發呈斑片狀脫落,脫發區域呈圓形或卵圓形,無瘙癢、無瘢痕、無炎癥反應,因此俗稱“鬼剃頭”,除了頭皮之外還可能累及到眉毛、睫毛以及其它體毛。

目前,斑禿的三大發病機制主要與遺傳、免疫紊亂和環境影響有關,值得注意的是,斑禿在任何年齡都可發生,近年來青少年的發病率正不斷提升。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認為斑禿只是毛發問題,只是影響美觀。但實際上,斑禿是一種與免疫相關的疾病,是機體的免疫紊亂毛發上的一種表現,免疫紊亂輕,禿發面積就小,免疫紊亂重,禿發面積大。此外,由于免疫紊亂不僅影響到毛發,可能會影響到其他免疫系統,因此斑禿經常會合并特應性皮炎、銀屑病、白癜風等其他疾病。

“在門診中,患有斑禿的孩子們普遍自卑焦慮,有的沉默不語,有的表情淡漠,有的脾氣暴躁,缺少青少年該有的陽光活潑。因此,斑禿不僅僅影響外貌美觀,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影響巨大,需要引起家長和社會的足夠重視,及早尋求專業醫生的指導和幫助。”魏愛華教授表示。

規范治療,煥“發”新生

應對斑禿,科學規范的治療是關鍵。

魏愛華教授表示,斑禿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專業醫生會根據斑禿的類型和嚴重程度,以及不同的部位、年齡、病史等個人情況,針對不同斑禿患者制定規范化和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總體來說,目前斑禿的治療辦法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又包括局部藥物(局部外用和局部封閉)和系統藥物(口服和注射)。在藥物治療中,外用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下同)是臨床治療斑禿的一線選擇,能達到止脫和促進毛發生長的作用。局部封閉,即局部注射激素,也是治療斑禿的一線選擇。雖然激素是一把雙刃劍,但在規范方案和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會把其正作用發揮到最大,不良反應降至最低。

“重癥斑禿則需要系統治療。遵循國際指南,除急性彌漫性斑禿一線啟用系統激素治療外,其他適合系統治療的斑禿首選JAK抑制劑。隨著醫學研究的進展,斑禿發病機制的逐漸明晰,JAK抑制劑獲批應用于斑禿的治療。與糖皮質激素相比,JAK抑制劑就如同‘導彈’,可精準打擊導致斑禿的致病因子,殺傷力強且副作用小。目前對于重度斑禿、脫發面積超過20%且常規治療效果不好的、特殊部位毛發脫落(如眉毛、睫毛等)或存在共病等以上情況,通常會建議患者選擇JAK抑制劑治療。關于JAK抑制劑的治療周期,專家共識認為,建議達到治療目標即毛發完全恢復以后,最少維持半年以上再逐漸減量。因此建議所有有脫發問題的患者,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的專業皮膚科,找脫發專診的醫生明確診斷和規范治療。”魏愛華教授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斑禿無法根治,因此需要患者保持科學的生活方式,避免熬夜、勞累、焦慮、脾氣焦躁以及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盡可能避免和減少疾病的復發。

在全國愛發日之際,魏愛華教授呼吁:對于斑禿患者而言,斑禿是病,是免疫系統的警報,規范治療是根本,不要病急亂投醫,也不要等等看看,更不要隨意使用偏方,早診早治、規范治療才能“煥發新生”。由于斑禿不只是美觀問題,因此亦希望廣大民眾、社會、政府關注斑禿群體,推進將創新藥物納入醫保進程,讓更多好藥飛入尋常百姓家。此外,對于公眾來說,頭頂大事從我做起,關愛頭皮健康從現在開始。

審校:孫朝陽 陳沙

審核:陶冶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