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癌癥,能否集合全球醫療智慧?5月10日,全球就醫咨詢服務機構盛諾一家攜手新華社新華健康,舉辦中日肺癌MDT治療前沿對話暨“全球就醫戰略咨詢”發布媒體溝通會,正式推出“全球就醫戰略咨詢”服務,為患者全球匹配適合的醫院醫生和治療方案。

“全球就醫戰略咨詢”肺癌國際MDT專家組聘任儀式

“過去14年,我們服務了數千名癌癥患者,發現絕大多數患者不是‘缺治療’,而是‘缺判斷’。”發布儀式上,盛諾一家副總經理、醫學部輪值主席程瀟鈺表示。

盛諾一家副總經理、醫學部輪值主席程瀟鈺

自2011年來,盛諾一家先后為7000多個中國家庭提供醫療咨詢服務,幫助他們對接世界一流的醫療資源,其中70%是癌癥患者。

國家癌癥中心2024年發布的中國癌癥負擔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新發癌癥病例482.47萬。“對癌癥等重大疾病患者來說,就醫的每一步都非常重要,一步走錯,結果可能完全不同。”程瀟鈺說。

以肺癌為例,肺癌患者預后整體較差,更凸顯出科學決策的重要性。“肺癌如果希望得到良好治療,局部治療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局部治療就包括了胸外科和放射治療科,也需要包括影像、病理科、內科醫生的參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教授李峻嶺表示。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教授李峻嶺

“普通人面臨的困惑是如何及時地找到合適的醫院、合適的醫生進行全面、規范的評估,制訂盡可能適合的方案,并及時通過MDT(多學科會診模式)科學地開展治療。”李峻嶺說。

那么面對重癥,什么是理想的治療途徑?“通過深度分析患者病情,篩選國內、國外該疾病領域知名專家,組建患者專屬的‘全球多學科團隊’,把癌癥治療的每一步都‘管’起來。”程瀟鈺說。

對于普通患者,該如何科學規劃癌癥治療?程瀟鈺表示,通過“全球就醫戰略咨詢”服務,患者可以實現72小時快速對接全球癌癥知名專家組建的“智囊團”,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可以選擇在國內實施,也可以對接國外知名醫療機構治療。

李峻嶺則表示,MDT是精準醫學和規范化診療的基礎。近年來,通過推行腫瘤多學科診療模式,我國腫瘤患者3年生存率從58%提高至66%,縮短了約50%的治療等待時間,減少了住院費用,更大幅提升了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

常規來看,腫瘤患者的病程一般分為四大階段,確診與分期、治療規劃與執行、支持治療與副反應控制、康復與復發預防。

“每個階段,我們都會匹配合適的全球專家資源,保障實現真正的全周期科學規劃。”程瀟鈺表示,即使面對沒有更好治療方案的晚期癌癥患者,多學科團隊也會探尋全球資源,覆蓋最新臨床試驗、新藥應用、個體化療法、基因靶點篩查、免疫策略等內容,為患者尋找突破口,不錯過任何機會,不放棄任何一點希望。

中日肺癌MDT治療前沿對話圓桌論壇

李峻嶺表示,在多學科團隊的介入下,通過專業判斷和路徑梳理,能讓癌癥治療的更迅速、更準確,幫助患者實現生命全周期管理,實現肺癌慢病化管理,促進腫瘤診療高質量發展。

校檢:孫揚 陳沙

審核:陶冶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