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自5月7日科技創新債券推出以來,截至5月28日已有119家市場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總發行量為3391億元。

這幾天,工商銀行為這家股權投資機構成功承銷發行了4.6億元的科技創新債券。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一家股權投資機構,目前公司基金集群的總規模已超過800億元,主要投向半導體、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和其他股權投資機構一樣,當好耐心資本的路上,他們也面臨不少成長的“煩惱”。

浙江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洪峰:現在傳統的商業銀行的信貸產品,用途是不能用于非控股性的股權投資的;其次被投資的科技型企業成長周期較長,目前大部分的融資品種的期限難以滿足。

而此次債券市場“科技板”的一大創新點正是解決這些股權投資機構的融資難題。債券市場融資規模大、成本低、期限長,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目前,支持股權投資機構的科技創新債券期限多在3到5年,部分期限超過10年,能更好滿足股權投資機構的資金使用需求。

洪峰:目前募集資金全部到位,已經實現了4.1億的投資出資。這次發行的最大亮點就是融資成本較公司同期限的傳統融資產品低60到70個bp(基點),進一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股權投資機構通過科技創新債券募集到的資金,正快速流向急需資金的科創企業。

杭州宏華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鄭靖:科創債的資金進一步到位以后,我們下一步主要的使用方向是,在一些更多的共性的核心技術方面去做投入和開發。科創債的投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堅實的保障。

科技創新債券發行條款實現多項創新

從債券市場“科技板”首月落地情況來看,科技創新債券密集發行,市場反應積極。專家表示,債券市場“科技板”的多項制度創新,將直接拓寬科技創新企業融資渠道,更好激發科技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

專家表示,債券市場“科技板”最大變化在于拓寬了發行主體,將商業銀行、債券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納入科技創新債券發行主體范圍。

不僅如此,科技創新債券在發行交易制度上作出差異化安排,包括自主設計含權結構、還本付息等債券條款,減免債券發行交易手續費等。

招聯首席研究員 董希淼:科創債的發行方式也在不斷創新,包括固定利率債券、浮動利率債券等,使得其能夠更好地匹配不同企業的融資需求和資金使用特點。

能發債也要有機構認購債券,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還創設了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為股權投資機構增信擔保。

董希淼:從風險分擔看,中國人民銀行可以提供不超過發債金額50%的風險分擔,與地方政府、市場增信機構合作,共同參與分擔債券投資人的違約損失風險,解決債券發行的后顧之憂。

專家表示,從債券市場“科技板”首月落地情況來看,當前科技創新債券市場認購熱度持續走高,融資成本處于相對低位,債市“科技板”建設初現雛形。業內預計未來我國科技創新債券市場可能迎來較高增速的增長,引導資金加速流向科技創新領域。

更多熱點速報、權威資訊、深度分析盡在北京日報App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朱繼華

流程編輯:u028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