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穩中有進,“科技”屬性愈發顯著;港股市場火熱,大型IPO(首次公開發行)推動募資額登頂。
6月12日,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安永在京發布的《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IPO整體仍在低位徘徊,預計共有500家企業上市,募資額575億美元。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IPO在全球占比上升。其中,香港IPO表現搶眼,募資額以24%的占比領跑全球,與A股合計占比達到33%,大體為三分之一。
北交所首次躋身A股IPO前十
6月5日,輪胎龍頭中策橡膠登陸上交所,募資40.66億元成今年以來A股最大IPO;6月11日,“智能影像第一股”影石創新上市,以19.38億元的募資額成今年科創板最大IPO。最近幾日,A股IPO也可謂進入“盛夏”。
根據截至6月11日的公開信息預估,上半年A股共50家企業首發上市,合計募資超371億元人民幣,IPO數量和募資額雙增長,均同比上升14%。
進一步拆開來看,上半年深市創業板和滬市主板分別名列IPO數量和募資額第一,工業、科技和材料成為IPO的熱門領域。
“當前,A股的‘科技’屬性愈發顯著。”在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何兆烽看來,證監會近期多次強調更大力度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表明科創型企業的制度性紅利正在加速釋放,上市融資環境持續優化。
上半年,A股企業IPO募資額仍以中小規模為主,平均募資7.43億元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半年A股十大IPO中,一家北交所企業首次躋身其中,位列第四。
對此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楊淑娟認為,今年以來,部分具有含金量的科技企業沖擊北交所,表明北交所對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正在從中小微企業融資平臺向硬科技企業聚集地加速轉型。
港股募資額超千億大漲711%
上半年,香港資本市場IPO強勢復蘇,用“火爆”一詞形容也不為過。6月10日,同一天就有容大科技、新琪安和MetaLight三家企業共同敲鐘——許久不見的盛況,成為港股IPO火熱的生動寫照。
根據報告數據,上半年香港市場預計約40家公司首發上市,募資額約1087億港元。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市企業數量和募資金額分別大漲33%和711%。
以寧德時代等企業為代表的大型IPO推動港交所募資額規模激增。報告認為,上半年受多家A股公司或其分拆子公司在港IPO影響,香港IPO平均募資額同比上漲超5倍,近十年內僅次于2021年同期。
A股企業赴港上市方興未艾,讓內地企業成為香港IPO的絕對主導力量。統計顯示,上半年內地企業IPO數量、募資額分別占到港股IPO總量的95%、96.7%。安永大中華區TMT行業聯席主管合伙人李康表示,從這一波上市浪潮看,“新消費+硬科技”成為新引擎,餐飲企業特別是新式茶飲企業表現不俗,生物科技和健康行業也非常活躍。
“當前港股IPO熱潮是政策、市場、企業供應等因素多輪驅動的結果。”何兆烽表示,內地企業現通過“A+H”雙平臺可強化國際化布局,開辟新增長曲線。對港股生態來說,此模式有助于推動港股市場機制持續優化,提升其國際吸引力,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A股IPO有望邁向“新常態”
2025年上半年,國際資本涌入香港市場,重新定價并買入中國資產;美國“關稅政策”讓投資者關注正在加速全球布局的中國企業。
在這一大背景下,下半年IPO市場將會如何演繹?報告展望稱,A股IPO將呈現與市場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節奏化發行“新常態”。所謂“新常態”,即IPO發行逐步恢復常態,但并非簡單回歸前些年的高速擴容,而是在市場承受能力范圍內的有節奏發行。宏觀環境、市場資金和擬上市公司質量,將是影響IPO節奏的三大重要因素。
今年2月,證監會發布《關于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再次強調支持優質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報告預計,下半年A股IPO或將進一步聚焦科創領域,科技屬性強、滿足上市條件的優質企業將率先開啟上市程序。
目前排隊上市的企業中,就不乏人工智能、機器人、半導體、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硬科技”企業。
下半年,在A股公司赴港上市熱情高漲、“科企專線”、中概股回歸升溫等因素作用下,港股IPO熱度有望持續提升。何兆烽認為,本批擬“A+H”兩地上市的企業多為細分領域龍頭,具備較強稀缺性,將吸引國際資本持續流入,市場形成良性循環,預計將有更多大型企業及產業鏈領軍企業登陸港股。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孫杰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
未登錄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