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月13日獲悉,虛假內容、虛假人設、低質AIGC內容等將成為小紅書進一步打擊的重點違規內容,2025年上半年,該平臺處置虛假筆記320萬篇,處置虛假人設賬號1萬個,處置虛假低質AIGC筆記60萬篇。據了解,平臺還計劃引入更多用戶參與網絡社區共治。
您是否在互聯網上刷到這樣的博主——“霸總創業三年成功買下8000平辦公樓”;您又是否刷到過——“一位鮮少露面的老牌知名藝人在視頻中推薦三無化妝品”,小紅書虛假內容治理負責人蒂法介紹,網友看到的這些內容可能涉及人設造假,以及AIGC“換臉”。當前,虛假不實內容、虛假人設和AIGC造假是社區打擊的三個重點方向。
然而網絡上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新內容發布,平臺該如何有效率地審核及判斷這些內容?據介紹,在虛假不實內容方面,平臺已上線內容信息量模型、筆記摘要提取模型、AIGC謠言診斷模型等15個識別大模型,并建立了真實信源庫和謠言庫,能夠實現了對虛假內容的實時攔截和批量回掃。當前,大模型已廣泛應用到互聯網社區的內容審核中。
此外,在虛假低質AIGC內容方面,平臺也加大了對AIGC識別模型的研發投入,目前,平臺對AIGC生成內容做主動標識工作,提升信息透明度。
除了技術的力量外,平臺還將優化舉報機制,鼓勵用戶參與共治。據介紹,網友可通過平臺監管網站、APP客戶端舉報、舉報熱線和舉報郵箱四種途徑參與共治。
人民大學傳播學教授董晨宇表示,應對當前互聯網虛假內容快速增長與傳播,需要各平臺積極打擊,更多全社會共同參與。“虛假內容無法完全被消滅,但可以通過科普、舉報、公眾傳播學素養的提升,將虛假控制在較低的水平線。”董晨宇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鹿楊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
未登錄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