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屆國際奧林匹克日到來之際,6月15日,“冰雪向未來-綠色奧運藝術作品展”和“冰雪向未來-奧運文化小記者”特色活動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舉行,傳播奧運文化,傳承奧運精神。
“冰雪向未來-綠色奧運藝術作品展”活動以“綠色奧運”為主題,傳遞可持續發展理念。活動從全市征集的200件藝術作品中精選了75件優秀作品在“冰絲帶”進行集中展示。展出的作品涵蓋了書法、繪畫、手工及AIGC數字藝術等多種形式。展覽將持續到6月30日,向入場公眾開放。
來自人大附中實驗小學的譚梓皓創作的《絲帶飛揚,綠色發展》以其獨特的創意入選展覽。他說:“看到國家速滑館的環保設計后,我想到了奧運五環把全世界連在一起,綠色奧運也讓我們和大自然手拉手。”

當日,20余名中小學生作為“冰雪向未來-奧運文化小記者”活動的特約小記者走進了“冰絲帶”。在“探秘之旅”環節,小記者們深入了解了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建筑科技亮點。在“采訪實踐”環節,大家與場館工程師、講解員、志愿者和游客進行交流,并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上冰體驗感受滑冰樂趣。最后,小記者們將以青少年視角,講述奧運故事,成為奧運文化的傳播小使者。

電廠路小學的洪一航說,“冰絲帶”近1.2萬平方米的全冰面碳排放趨近于零,相比傳統的氟利昂制冷劑,每年碳排放減少2.5萬噸,超過種植120萬棵樹所實現的碳減排量,冰場制冷所產生的余熱經過回收轉化再利用,一年可節省約200萬度電,相當于北京6000余個家庭一個月的用電量。
小記者們來到“冰絲帶”的“紀錄墻”,墻面上掛有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項目所有冠軍的奪金成績。北京電廠路小學的谷昕曄說,每一個紀錄的背后都體現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這將激勵更多人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不斷追求卓越、團結協作和公平競爭。
作為活動的主辦方,北京奧運城市發展基金會、首都體育學院(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和北京國資公司攜手打造“冰雪向未來”系列活動,旨在推進冬奧遺產可持續利用與青少年奧林匹克教育深度融合,實現冬奧遺產利用效益最大化。截至目前,“冰雪向未來”系列活動已累計邀請了上萬名中小學生走進冬奧場館,舉辦了北京市冰雪運動特色校及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校長論壇、綠色奧運研學課堂、綠色奧運藝術作品展、奧運文化小記者等活動,為冬奧遺產可持續利用注入新活力。
來源:京報體育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
未登錄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