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日清晨,新聞大廈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市民們穿梭在惠民大集琳瑯滿目、錯落有致的特色商品攤位中,感受著非遺手作秉持的匠心傳承,領悟著文創好物展現的獨特理念,體驗著新潮美食帶來的味覺沖擊……事實上,這場滿載誠意的“大集”,不僅是一次惠民、便民的暖心實踐,更是“黨建引領產業創新聯建機制”系列活動的鮮活“開場禮”。

 
 

黨建引領聚合力

一周年成果豐碩

在充滿煙火氣的氛圍中,“黨建引領產業創新聯建機制”系列活動(以下簡稱“聯建機制”)正式拉開帷幕。

 

20246月由同仁堂集團、首旅集團和京能集團三家北京市屬國有企業共同發起“聯建機制”至今,一年來,成員單位已從最初的3家擴大到15家。不僅如此,為積極順應消費者不斷變化和升級的需求,成員單位共同探索產品與服務升級新思路,并開展了各種聯建共建活動,在合作中凝聚了共識,提高了黨建工作水平,提升了開拓創新能力,在黨建共建、業務共促、穩增長、促銷費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

“以黨建聯建方式為國有企業產業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勁的紅色動能,在實踐中全面推動了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活動上,同仁堂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戴小鋒著重強調了黨建聯建機制的重要意義。

 

戴小鋒表示,黨建聯建機制的建立,源于各成員單位對“黨建引領創新發展”的共同需求。“過去一年,成員單位秉持‘黨建引領、資源共享、優勢疊加、協同發展’的合作理念,在黨建引領產業創新發展的道路上進行了有益探索,在產業聯動方面邁出了新步伐。”他表示,依托產品公司的相互扶持和兄弟企業的團結協作,聯建機制的創新潛能進一步得到激發,經營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成效逐步顯現。

與此同時,“聯建機制”起到了在經濟發展上助力提質增效,在創新發展中激發產業新動能,在社會責任上切實提高民眾幸福感的作用,并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黨建聯建機制被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納入2024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創新經驗案例,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正是這份‘共擔風雨、共享虹霓’的信任,讓黨建聯建機制從一紙藍圖成長為賦能首都發展的實景畫卷。”戴小鋒如是說。

自黨建聯建機制建立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成員單位緊緊圍繞“強黨建 促改革”的工作要求,與時代同步、與改革同進、與發展同行,著力破解黨建與生產經營“兩張皮”問題,一步步形成了“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以“黨建鏈”賦能“組織鏈”“產業鏈”和“服務鏈”,有效推動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同仁堂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工會主席范紅對黨建聯建機制的建立和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介紹。

 

“組織鏈方面,各成員單位以黨建工作作為平臺和抓手,以組織部門為牽頭單位,圍繞企業發展大局,通過開展互學共建、聚焦主業、工團聯建、協同育人等舉措,持續提升組織力,為融合發展蓄勢;在產業鏈上,黨建聯建各單位深挖企業文化內涵、著力推動產業創新升級、攜手做強健康養老產業鏈,為提質增效增添動力;在服務鏈角度,黨建聯建單位通過黨建引領優化服務供給,結合“送溫暖”“送清涼”等定期開展各類服務活動,為企業員工和社區居民提供國有企業的優質產品,助推消費。”范紅表示,通過“聯建機制”,成員單位間打破了壁壘,實現了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充分發揮了黨組織優勢。一年來,成員單位已落地合作項目60余個,合作金額近2700萬元。20251月,7家聯建單位共同策劃并舉辦7場新春大集展賣活動,吸引超6000人次參與,銷售現場十分火爆,助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對于黨建聯建機制的創新實踐和豐碩成果,社會各界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廣泛認可。

北京市國企黨建研究會會長王建新對同仁堂集團牽頭發起的這一創新舉措寄予了殷切期望,并從理論高度肯定了“聯建機制”的價值。

 

王建新表示,“聯建機制”作為黨建創新品牌具有三個鮮明特點。一是形成了“紅色生態鏈條”,通過黨建引領推動核心業務協同;二是打造了“服務新場景”,使黨建成果真正惠及民生;三是構建了“黨建生態圈”,將組織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他表示,“聯建機制”作為促進黨建與業務有機融合的有益嘗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取得了豐碩的黨建工作成果,實現了黨建創新與業務實踐的雙豐收。研究會將大力支持黨建聯建機制在黨建與業務雙融雙促創新舉措方面的探索和實踐,積極做好理論指導,為樹立北京市黨建創新品牌提供支持,做好服務。

 

聯建機制再添新力量

激活黨業融合新動能

黨建聯建機制的創新思路和成效先后吸引了多家企業積極申請加入,成員單位相互尊重信任、相互助力發展、實現雙贏。

為進一步擴大“聯建機制”規模,覆蓋更廣泛的領域,深化黨建共建、黨業融合,活動現場,包括北京一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京報傳媒經營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學在內的4家單位,正式成為黨建聯建第四批成員。4家新成員單位也對未來合作表現出了滿滿期待。

 

“老字號企業需要協同創新,聯建機制為我們提供了資源共享的平臺。”北京一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職工董事李衛紅表示,作為老字號聚集的輕工制造企業,一輕控股期待向聯建機制中的各成員單位學習黨建經驗,實現內部資源協同共享,打開更多應用場景,提供更豐富的產品。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北京工商大學則分別從AI技術賦能產業、高校人才培養對接企業需求的角度,表達了對未來深化合作的期待。

“一方面我們希望可以發揮在人工智能領域及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另一方面也希望能用我們擅長的AI技術,為諸如同仁堂等其他成員單位進行技術賦能。”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助理院長鄭卿表示。

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宋曉欣則期望憑借學科優勢,推動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為企業培養適配人才,助力首都產業創新發展。“當下北京工商大學正在進行的數字賦能,很契合企業的經營優化轉型,未來可以依托類似的治理模式,為企業的人力資源隊伍建設源源不斷地貢獻我們的源頭活水。”

 

惠民大集惠民生

溫暖服務入人心

一年砥礪奮進,一年春華秋實。展望新一年,“黨建引領產業創新聯建機制”肩負著繼往開來的使命。在由黨建聯建機制成員單位共同策劃、舉辦的“黨建引領 產業創新”惠民大集上,這一使命化作了實實在在的行動,為廣大市民帶來諸多回饋。

 

惠民大集上,同仁堂集團帶來了“熬夜元氣茶”“藥膳禮盒”等豐富多樣的中醫藥大健康養生產品,這些產品既傳承中醫藥文化,又結合現代健康理念進行創新,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詢問。此外,首旅集團、一輕控股等成員單位也帶來了老字號美食、特色日用品等,為市民提供別樣體驗。更有京能集團、北京農商銀行、北京人壽、交通銀行北京市分行等企業現場為市民進行推介、答疑。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現場,北京晚報相關工作人員還為市民發放了《養老服務手冊》,手冊以全年與老年常見病有關的健康日為引,邀請對應知名公立醫院相關科室專家,圍繞疾病預防手段、治療方案進行淺顯易懂的科普。本次推出的以“健康日歷”為主題的手冊系2025年第一期,發行量首次突破5萬冊。

“能一次看到這么多企業的優質產品,還能享受到優惠,真是太好了!而且發放的《養老服務手冊》也很有用,希望以后能多舉辦這樣的活動。”現場,一位市民開心地說。

還有市民表示,通過這個活動,能感受到國有企業對民眾生活的關心,而且產品質量有保障,買得放心。據悉,雖然這是今年第一場惠民大集活動,但此次前來參與的市民均對活動贊不絕口。

據了解,今后成員單位還會陸續開展“黨報進社區”“黨建聯建進社區、進企業、進高校”等活動,讓國有企業優質的產品進街道、進社區、進高校,為廣大市民送健康、送福利,為惠及民生、提振消費貢獻國企力量。

新章如旭日,揮毫正當時。

過去一年,“黨建引領產業創新聯建機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站在新起點,借助新成員單位的加入,“聯建機制”將繼續拓展合作領域,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為首都高質量發展貢獻國企力量,繪就黨建強、產業興、民生暖的嶄新畫卷。

校檢:陳沙 李晨

審核:陶冶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張鑫宇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