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中央宣傳部、公安部聯合啟動“全民反詐在行動”集中宣傳月活動。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高發,甚至發案數已經排在全部刑事案件首位的背景下,反詐宣傳成為一道不容忽視的防線。
90后的張子帥是大連市一家二手奢侈品店的老板,像很多年輕人一樣,他曾經篤定電詐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就在前不久,他在騙子一步一步誘導下,一筆轉出了19萬貨款。當面交易的雙方居然會被一個網絡上的隱身人操縱,意識到被騙的張子帥想到,一周前,社區民警郭艷做反詐宣傳時反復交代過的話:一旦遭遇電詐,不要和騙子做任何糾纏,要在盡可能快的時間里打電話報警。
由于報警及時,大連市反詐中心接警后迅速向駐點銀行工作人員發出止付指令。不到20分鐘,張子帥接到通知,他轉出去的貨款止付成功,損失被挽回。
郭艷,就是張子帥口中的郭警官。她是大連市公安局中山分局青泥洼橋派出所社區民警,在張子帥遭遇電詐前一周,她剛剛去過張子帥的店里給他做過反詐宣傳。
2017年,郭艷從部隊轉業到大連市公安局中山分局青泥洼橋派出所,成為一名社區民警。而她被眾多媒體點贊、成為一名知名的反詐宣傳員,始于2022年。那一年,大連市公安局要求社區民警把反詐宣傳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做。
郭艷:如果說案件是事后處理的話,宣防工作就是事先預防的作用。我們是在他們出事之前做,我得讓他們知道出事之后會面臨怎樣的結果,詐騙分子幾乎都在境外,如果真的錢被騙走了,那是很難追回的。
反詐宣傳的本質,是讓案件從“事后止損”轉向“事前預防”。郭艷第一次到轄區企業做反詐宣講的效果并不好,她在臺上講,聽眾則在臺下玩手機、聊天,認真聽的沒幾個。
郭艷:從當時來看,應該是大家覺得這件事情跟他們距離很遙遠,比如股票投資、刷單投資,他覺得我沒有遇到這種情況,那我就一定不會被騙,對自己還是足夠信任。我就是要把他們這種特別自信的想法轉變成要有防患意識的想法。
為了讓反詐宣講更有感染力,郭艷曾對著鏡子反復練習,打磨自己的語速、表情甚至手勢,她總結了諸如“第一分鐘信息量必須大,說到損失數字時語氣加重”等宣講經驗,通過把受眾分門別類,研究話術的針對性,提升宣講效果。
郭艷:我們現在就要加快宣防的腳步,我們每天都是在跟詐騙分子搶時間,如果宣傳的人越多,他們知道了解得越多,那他防騙的能力越強,可能受騙概率就會大大下降。
其實,為避免群眾的財產遭受損失,所有的環節都在和騙子賽跑。在大連市反詐中心,記者看到,在這里辦公的除了公安,還有六大國有銀行和四大通信運營商,群眾一旦發現自己被騙,如果能夠在第一時間打電話報警,那么警方、銀行和通信運營商在接警現場就可以迅速展開聯合行動。這正是郭艷反詐宣傳中反復強調的,一旦被騙不要和騙子糾纏,要迅速報案的原因。
四大運營商的現場辦公,可以在騙子與被害人持續通話的過程中,同時其他預警電話或家屬電話打不進時,迅速開展保護性封停,切斷被害人的通信訊號,打斷騙子持續實施的深度洗腦。
在反電詐的前端,郭艷的理想是把反詐宣傳普及到轄區里的每一位居民,想要做到這一點,不光要有干勁兒,還要有“大心臟”和“厚臉皮”。在人們覺得自己不需要時,主動上門;在吃了閉門羹后,繼續想辦法登門拜訪。
采訪中,郭艷反復提到的防范被騙的一個要點,是千萬不要點開陌生人發過來的鏈接,因為騙子正是用這樣的方式盜取他人的通訊錄信息、照片以及其他信息的。郭艷說,除了冒充他人聲音相貌詐騙外,騙子另外一個常用的手段就是使用小恩小惠誘騙大家上當,其中典型的方式就是網絡刷單。
電詐團伙不斷設計更新他們的騙術,反詐則需要始終保持學習的心態,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最新的騙術。郭艷負責的轄區是大連市最繁華的商圈之一,大型商場、寫字樓、小商鋪比比皆是,人員流動性非常大。為提高反詐宣傳的效果,郭艷聯系了大型商場主要負責人,分別利用各自早例會人員集中時間,對所有員工開展反詐宣傳培訓,將各類電詐案件和常發案件類型做了詳細分析與應對講解。
盡管騙子的手法手段越來越專業,但郭艷說所有人只要堅持四個原則,騙子們就很難得逞:
陌生的鏈接不要點擊,陌生的來電不要接聽輕信,陌生的屏幕共享不接受,個人的信息不透露。
記者:雖然說你們工作的對象是這些普通人,但實際上你們真正的對手是看不見的。你能感覺到背后的騙子的力量嗎?
郭艷:隨著案件類型的不斷變化,今天剛講完刷單類型的,明天就來個交友類型的,后天又來了個支付寶類型的,各種各樣的騙子類型層出不窮,我們今天可能教育的形式還趕不上騙子明天更新換代的速度快。
記者:換個角度講,站在騙子的角度,他們能感受到你們在做什么嗎?
郭艷:只要他們發的鏈接沒人去點,他們說的事沒人去信,那我覺得他應該會知道,這背后是有人在教這些老百姓如何防止被他們騙。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流程編輯:U071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
未登錄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