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特朗普第二次執政后再次揮舞關稅大棒四處發動“貿易戰”。這種以極限施壓謀取單邊利益的做法,嚴重違背國際貿易規則。本期《貿易戰:沒有絕對的贏家與輸家》視頻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崔鑫生將貿易數據與生活化案例結合,復盤博弈過程,有力批駁輿論場上一些有悖常理、有違事實的謬論,深刻指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

 內容詳情

本期視頻主要探討了中美貿易戰。視頻中第一張圖表為第一次中美貿易戰的情況,中國面臨的關稅要高很多。視頻中第二張圖表就是中美貿易戰的結果。中間的藍線是中國、美國兩個國家以及其他國家的貿易情況;上面的綠線是中國通過越南和墨西哥向美國出口商品;黃線是中國和美國互相之間直接貿易。一般而言,黃線應該和藍色的線基本重合,表示沒有關稅的影響,然而,黃線明顯是在下面,表明我國面臨著的關稅比較高,所以中美之間的貿易量就很少。實際上,中國的產品是繞了一個彎,從越南和墨西哥出口到美國。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導致中國產品出不去,但也限制了美國與全球的貿易。

特朗普覺得中國賣美國產品,中國有順差,他們吃虧了,中國占便宜。大家想,從我家到學校,打車去的話,最早是18元,現在需要花20元。我覺得司機占了我的便宜,我要懲罰司機,不打車了,司機就賺不了20元。那么,我有沒有受損失?我受的損失是什么?我為什么還要打車去?因為我覺得打車可以快、方便、對我有好處。我把打車帶來的好處衡量為20元,我要懲罰司機,對自己也有懲罰。

現在全球是一個價值鏈的生產,基本上都是全球價值鏈,環環相扣,誰也離不開誰。中國出口美國5000億美元,如果打貿易戰,中國損失5000億,美國也會損失5000億。所以,貿易戰沒有贏家和輸家。

來源:宣講家網

審核:楊婧雅

責任編輯:蘇文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