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科技與公益的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重塑社會福祉的邊界。近日,追覓公益發布2025上半年數據報告,交出了一份溫暖而有力的答卷:1177萬元公益愛心資金、跨越四大洲7個國家落地17個項目、惠及20所學校和21800名兒童,更以系統性公益生態的構建,將研發優勢轉化為公益勢能,詮釋了科技企業如何傳遞人文溫度。

21800個孩子的夢想:讓好奇心驅動成長

在甘肅的中學校園里,孩子們圍著一只四足機器狗好奇地觀察;在北京嫣然天使醫院的病房里,唇腭裂患兒奇奇興奮地展示自己組裝的機器人——這些看似不相關的場景,串聯起追覓公益2025年“無界公益”的核心邏輯。

起源于2020年初的追覓公益,到今年已經走過了第五個年頭。報告顯示,圍繞青少年教育和成長,追覓公益構建了包括公益研學、科技課堂、青少年足球、高考助學等在內的項目矩陣,并成功落地17個公益項目,有20所學校、21800個孩子從中受益。

追覓科技創始人兼CEO俞浩曾表示:“在AI時代,我們要更積極地承擔社會責任。公益不僅體現在捐款捐物上,給世界貢獻知識,更是最大的貢獻。”

今年1月,追覓公益邀請甘肅中學生參加冬季AI研學營,通過與追覓工程師的面對面交流了解最尖端的技術,通過親自操控無人機闖關,在實踐中認知到科技的重要性。參與研學營的靜怡興奮地表示,自己不僅對科技研究有了更高的興趣,還把從追覓的學霸哥哥姐姐身上學到的學習思路應用到了課業中,對知識的掌握更加得心應手。

上半年,追覓公益科技課堂陸續走進兒童康復中心、學校以及醫院,將復雜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有趣的科技實驗,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探索和創新的種子。在言語聽覺康復中心,科技課堂為聽障兒童帶來了全新的學習體驗,通過觸覺反饋,孩子們第一次“聽見”了聲音的振動,眼中閃爍著好奇與驚喜;學校的課堂上,學生們分組協作,用簡易材料搭建出會跳舞的機器人,笑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而在兒童醫院的病房里,靈活的機器狗成了孩子們最好的玩伴,幫助他們暫時忘卻病痛,在科技的世界里找到快樂與勇氣。

全球公益地圖:用科技打破地域邊界

“今天是我第一次站在這么大的舞臺上唱歌!奶奶特意為我做了這件漂亮的衣服,等我長大了,我也要穿著奶奶做的衣服,站在世界上最大的舞臺唱歌!”來自大涼山望仔幼兒園的果果第一次離開家鄉,乘坐飛機來到蘇州,她將來自大山的稚嫩歌聲帶上了追覓綠洲音樂節的萬人舞臺,還在音樂節現場化身小小公益愛心攤主,將自己收獲的溫暖傳遞給更多小朋友。

參加追覓研學營的甘肅學生娜娜留下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得知追覓公益即將踏上非洲的土地,她和同學們揮動畫筆在石頭上作畫,并拜托追覓公益將這些承載著心意的畫作,帶到世界的另一端,送給非洲的小朋友們。

從大涼山到蘇州,從中國到非洲,這份跨越地域、跨越種族的愛心傳遞,是2025年追覓全球公益行動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追覓公益足跡覆蓋中國、摩洛哥、埃及、新加坡、波蘭等7國,累計投入資金1177萬元,捐贈400套生活用品和667臺智能設備,為當地兒童提供生活和教育援助;下半年,追覓公益將繼續加大投入,用于青少年成長及教育。

值得關注的是,追覓公益行動始終圍繞“科技賦能”展開:在東南亞,機器人課程為孩子們打開感知世界的窗口;在非洲,從吸塵器、洗地機到電腦、護眼燈,科技產品成為改善學習環境的“硬核”支撐。

公益生態布局:從單點援助到系統賦能

“更開放、更透明、更全球、更創新”四大關鍵詞貫穿著追覓公益上半年的行動。2025年,追覓公益不再局限于單一項目的執行,而是通過體系化布局,打造了一個涵蓋青少年教育、科技、運動健康等多維度的公益矩陣,推動社會問題的長效解決。

今年4月,蘇州追覓公益基金會正式成立,這意味著追覓的公益事業向更專業、規范的運作模式轉變。

江西高考學子緊張查詢分數中,來源:南昌青基會

6月1日,追覓科技創始人兼CEO俞浩宣布個人捐贈1億元,計劃成立個人慈善基金會。6月26日,“俞浩夢想獎學金”項目啟動,首期獎學金將聯合公益組織和全國20余所高中,為100名在高考中表現優異但因經濟條件受限的學生,提供升學關鍵階段的支持。俞浩對高考生發出寄語:“未來不是只有一條路,而是一片森林。希望大家都能勇敢探索自己的方向,持續進化的同時依舊保持好奇心,做世界的小孩!”

未來,“俞浩夢想獎學金”還計劃拓展至可持續綜合賦能計劃——優秀受助生可加入追覓公益暑期AI研學營,深入機器人基地深度體驗仿生多關節機械手、高速數字馬達等核心技術;同時追覓科技開放總部全球產業實踐平臺,支持學子親身參與“中國研發、全球消費”的前沿技術轉化與商業實踐。

公益勢能的壯大離不開多方協作。據了解,目前,追覓公益已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芒果V基金、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騰訊公益、字節公益、北大國際醫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多家公益組織、學術機構合作,形成公益合力。2025年下半年,追覓公益還將繼續圍繞智能科普空間——追覓夢想空間、追覓科技研學營等項目開展長效規劃。

“追覓公益慈善的方向,是關注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俞浩表示。第一次摸到無人機的顫抖雙手,第一次登上舞臺的嘹亮歌聲,第一次組裝成功機器人的笑容……這些瞬間匯聚成科技向善的最佳注腳。追覓公益將持續致力于幫助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帶領他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看到新的希望。

(文中涉及受助人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