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在昌平區開幕。記者在論壇上獲悉,“十四五”期間,北京共上市12款創新藥,獲批54款國家創新醫療器械,占全國近四分之一。當日,昌平區作為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的主陣地,與14個重大項目完成簽約。

全國首個,北京醫藥健康產業規模已破萬億

記者在論壇上獲悉,我國醫藥工業加快創新發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24年占工業總量的3.7%,31家醫藥工業企業營業收入超過兩百億,創新成果數量實現快速增長,48個創新藥、65個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高水平國際合作持續深化。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黃果也在論壇上提到,2025年上半年,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創新藥達到43款,其中由中國企業研發制造的有40款,跨國企業研發進口3款。今年1月,北京企業研發的全國首個干細胞藥物獲批上市,多家跨國企業紛紛宣布在北京建設創新研發中心,這些標志性的成果充分彰顯了北京醫藥創新的實力與活力。

當前,北京擁有全國最豐富的基礎科研資源與最先進的臨床醫療機構,全市1.2萬家醫療衛生機構中有三甲醫院77家,三級醫院150家、二級醫院190家,2024年總診療人次超3億。人才團隊方面,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的兩院院士占全國四成,醫生數量超13.5萬人。

北京已成為全國首個醫藥健康產業規模突破萬億的城市。“十四五”期間,北京共上市12款創新藥,其中2025年上半年新添4款重磅品種;獲批54款國家創新醫療器械,占全國近四分之一,其中今年上半年獲批7款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產業創新成果競相涌現。

促成果轉化,昌平與14個重大項目完成簽約

昌平區委書記甘靖中介紹,昌平區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承載區和醫藥健康產業的主陣地,為企業發展提供全鏈條服務。已建成57個產業服務平臺,涵蓋新生巢、飛鏢等標桿孵化器以及生物細胞與基因治療CDMO平臺,實現從孵化、研發到中試、轉化的無縫銜接。同時,4項關鍵技術入選2025中關村論壇十項重大科技成果,27個細胞與基因治療管線進入臨床階段、占全國5%。過去三年全區醫藥健康產業收入年均增長9.3%,形成千億產業集群,保持了快速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生命科學重大項目校地共建啟動儀式”也在論壇上揭幕,未來,四校合力,將推動生物醫藥、合成生物、高端儀器裝備等前沿領域實現“從0到1”突破。

北京未來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昌平區副區長趙仕偉還發布了《中國(北京)自貿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昌平組團促進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支持辦法》。政策將以自貿試驗區制度型開放為突破口,推動跨境研發合作與國際標準接軌,加速填補腦機接口、AI制藥、細胞基因治療等前沿領域技術空白。

昌平區聚焦醫藥研發布局與原創成果轉化,還在當日完成了14個重大項目的簽約。其中既覆蓋產業投資項目,也有創新合作類項目。重大項目的落地實施,不僅為昌平區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全新活力,有力推動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與高質量發展,也為全國醫藥產業的創新與升級提供了堅實支撐與強勁動力,進一步鞏固并提升了昌平“生命谷”在全國醫藥健康領域的創新引領地位。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