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數百或上千元,足不出戶便可遠程認養云南的咖啡樹、內蒙古新疆的牛羊、西南大山里的黑豬、嶺南的陳皮……近年來,“云認養”“認養農業”等概念越來越熱,但在田園農場主的理想背后,有人收獲滿滿,也有人維權無門,甚至掉入詐騙陷阱。

專家提出,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方式,“云認養”通過互聯網平臺,讓消費者能夠遠程選擇并“認養”特定的動物或植物,有助于振興鄉村、促進消費,但“云認養”仍需規范化,更要警惕不法分子打著“云認養”的名號實施詐騙。

【現場探訪】

認養者可進園自選果樹“坐等”收獲

在位于大興區的一家植物園內,記者看到,采摘區多組鋼架大棚整齊排列,棚內果樹枝繁葉茂。這些果樹并非單純出售果實,同時還面向大眾開放“云認養”服務。只需支付年費,認養者便可遠程“擁有”一棵果樹。

可供認養的果樹
可供認養的果樹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植物園可提供番石榴、柚子、火龍果、檸檬果樹等熱帶水果的認養服務,認養一年的價格在600多元至1000多元不等。如果認養一棵檸檬樹一年需628元,可產出約20斤檸檬。認養者不僅能獲得全年果實,大人小孩還能免費入園,體驗修剪、防蟲、采摘等農活。一位認養火龍果的市民告訴記者,去年他認養的火龍果一年收了60斤。

“很多家長帶孩子來,就是想讓孩子知道水果是怎么長出來的。”工作人員介紹,追求親身體驗是許多消費者選擇云認養的主要原因。

記者表示有認養意向時,工作人員表示,認養果樹從大眾點評上直接付全款拍下即可,隨后可以進園挑選果樹掛上銘牌,水果成熟后會保證寄送足斤的水果到家。

價格單顯示,檸檬、枇杷年產20斤左右,蓮霧、番石榴年產在40斤左右,有的水果產量可以多達60斤、100斤。

【線上認養】

客服承諾:“你吃的就是你認養的那只羊”

位于云南普洱的一家咖啡莊園提供228元/年的咖啡樹認養服務。莊園客服介紹,認養后,除了可以在當年的12月份獲贈3包200克的咖啡豆,還可通過小程序觀看咖啡樹的生長情況。此外,認養者還能享受在莊園店鋪內85折購物、來莊園住宿抵扣住宿費等權益。“遠程看咖啡樹長大結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有年輕的認養者表示。

在某平臺“認養一只新疆羊”項目中,商家稱產出的羊肉是有機產品、國家地理標志雙認證、一級牧場、四季輪牧……用戶可以選擇988元與他人合養一只羊,最終收到12斤羊肉;或者選擇1888元認養整羊,收獲24斤羊肉。被認養的羊會被打上專屬的耳標,認養人可以給羊署名,查看小羊的照片,還可以通過攝像頭24小時觀看牧場全景。

“確保你吃的就是你認養的那只羊。”客服承諾,現在下單,中秋節后即可收到羊肉。

市民陳女士花費700多元向平谷區的農戶認養了兩只油雞,如今每個月都能收到20枚土雞蛋,年底會收到農戶宰殺好的雞。“這個價格能買到貨真價實的土雞和土雞蛋,還是值得的。”陳女士表示。

客服提供的牧場監控

【流程漏洞】

“浪漫田園”真假難辨

當認養期滿或達到特定條件時,消費者將收到實物回報,如“自家”產出的牛奶、水果或糧食、動物產品等,這種模式極大提升了消費者的體驗感和價值感。然而記者也發現,云認養的有些環節存在漏洞,令消費者不夠安心。

遠程畫面不知真假

云認養過程中,消費者可以通過平臺提供的照片或監控畫面,隨時查看認養對象的生長情況,但這些畫面、照片是真是假,消費者無從證實。

某平臺就曾被曝光,用戶認養的果樹照片竟是網上下載的“通用素材”,所謂的“實時監控”實為提前錄制的循環視頻。

記者向昌平區的一家農場咨詢土雞認養服務時,對方稱,養一只土雞一天僅需1元錢,農場會定期向認養人寄送土雞蛋。農場負責人介紹,土雞是散養的,只喂糧食和蔬菜,喝的是山泉水。平谷一家云養雞項目負責人向記者發來散養雞在林間自由覓食的照片,稱因條件所限,不能提供實時監控。但該負責人表示,歡迎隨時來現場查看環境,挑選個頭更大的母雞。

記者注意到,幾乎沒有商家可以對養殖、采摘、宰殺的全程實時直播、監控。

因此也有網友懷疑,家禽是否能一直散養?到底吃的是什么飼料?認養人收到的是不是畫面中的健康農產品?

協議電話溝通  收款方式太隨意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云認養”模式中,一些大型農業企業或依托電商平臺的項目,已經實現了線上下單、自動支付等較為規范的流程;但更多小規模的農業經營者仍缺乏標準化合同以及收款機制。

特別是小體量的果園、養殖戶,普遍沒有提供紙質合同的習慣。認養協議往往僅通過微信聊天或電話溝通達成,后續收款則直接通過微信、支付寶等個人賬戶完成。這種方式雖然便利,但也缺乏法律保障。一位果農坦言:“我們就是靠口頭信任,說好了什么時候寄果,就按時寄過去。”

平谷區一位運營土雞認養項目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認養人數量不多,僅有幾十組客戶,項目未設立企業賬戶,相關費用通過他的微信個人賬戶收款。認養人可向他所在村委會經濟合作社申請開具發票。

“對我們這種規模小、運營簡單的養殖戶來說,設企業賬戶、簽正規合同,流程太復雜了。”該負責人表示,希望未來在平臺或政府指導下,能建立更清晰、便捷又規范的交易機制,“既方便農戶操作,也讓消費者更安心。”

【警示案例】 

認養10只羊  兩年啥都沒見到

還有認養人交了錢卻遲遲收不到產品的。“只需投資2萬元認養10只羊,三年間每年能領200斤優質羊肉,若不要羊肉,還能按每斤50元代售,累計收益高達50%……”2022年8月,北京的張大爺夫婦看到某養殖場“我在內蒙古有只羊”的廣告宣傳后,心動不已,花費2萬元認養10只羊,委托認養的時間為3年。根據約定,張大爺每年可獲得200斤羊肉。

但一直到2024年,張大爺始終沒有收到過一次羊肉,和客服交涉無果后,張大爺老兩口只能打官司維權。庭審過程中,養殖場表示沒有寄羊肉的原因是經營不善,同意解除跟張大爺的合同并退款。豐臺法院認為張大爺支付款項后,養殖場未能按約交付羊,最終判決養殖場向張大爺夫婦退還2萬元,并支持了部分利息。

以“云認養”為名集資詐騙

更嚴重的,是打著“云認養”旗號進行詐騙的情況。多地警方曾通報相關案件,犯罪嫌疑人打著“云養經濟”“智慧農業”的名頭,用保本高息吸引投資人。

記者注意到,已被打掉的非法平臺承諾的回報均超出寄送農產品范疇,而是把自己包裝成理財產品,向客戶承諾遠高于正常水平的收益。前期,涉案公司會短暫支付所謂“利息”,經營一段時間后便會跑路。

已被公安機關打擊的“禾元農場”曾向客戶承諾,投資1萬元認養1頭黑豬,200天就能賺六千元。此外,該平臺還設置“推薦獎勵”和“團隊提成”,鼓勵拉人頭、發展下線。警方發現,這些所謂的實體養殖場大多不存在或規模小于宣傳。

記者注意到,網上仍有類似項目活躍。記者從“XX農場”平臺的宣傳圖上看到,平臺要求用戶一次性最低認購5棵樹,每棵樹396元,即用戶首次需要投入1980元認購果樹。之后,平臺宣稱用戶可以每天獲得0.8%的收益。這就意味著,如果用戶認養10棵果樹,便可以月賺4752元,一直到本金的三倍封頂(可賺59400元)。用戶如果拉來下家,還可以獲得新用戶所認養金額8%的推薦獎勵,下家如果再拉來下家,用戶又可以再獲得獎勵……在社交網站上,有不少用戶曬著日入過萬的收益截圖,以此招攬新人。

業內人士指出,如此高額的收益,已遠遠超出農業種植的正常利潤水平。

某平臺稱認養果樹可獲取高額收益

【分析】

“云認養”模式本身沒問題,關鍵在監管和執行

企業戰略專家霍虹屹分析,“云認養”本質上是一種“定制農業”,消費者購買的是“農產品+故事”的套餐,并不擁有土地或農業資產的所有權。這種消費模式能滿足城市人對田園牧歌的想象,又屬于輕投資、輕參與,自然具有吸引力。

“云認養”靠譜嗎?霍虹屹認為,靠不靠譜關鍵看怎么做、誰在做?如果誠信經營,“云認養”模式可以增加農產品的銷售,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有助于實現鄉村振興。“但一些平臺并沒有真正從農業出發,而是將其作為快速變現的噱頭,只為牟利,忽視了履約,就容易演變成消費陷阱乃至非法集資的溫床。”霍虹屹表示。

“不能讓一些騙局毀了云養殖經濟。”針對“云認養”行業魚龍混雜的現象,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建議,農業、公安、金融、市場監管等部門應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對于宣稱高額回報、發布集資信息的“新型農業”主體加強排查清理,根據違法線索進行有效處置。

據悉,2025年1月,農業農村部等多部門制發《關于進一步防范“云養經濟”領域欺詐風險的提示》,提醒社會公眾對高額返利不動心,要求農業經營主體不超范圍經營、不違規從事金融活動,不與涉嫌違法違規從事“云養經濟”的平臺合作。農業農村部從3月份開始委托專業公司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對從事“云養經濟”的相關平臺進行全面監測,分析研判潛在的欺詐風險,及時預警。

【提醒】

警惕高收益承諾  注重支付安全

面對五花八門的“云認養”,該如何辨別真假?霍虹屹建議:第一,要看相關的農場、果園、養殖基地是否真的存在,最好進行線下參觀或找有第三方背書的平臺。第二,關注合同是否清晰,明確“認養”對應的農產品數量、發貨時間、違約責任。第三,如果商家不談農產品本身,而是承諾“高收益”“未來回報”還有“拉人頭”獎勵,就需要對此提高警惕。

在支付環節,豐臺法院法官郝潔建議,盡量不要向私人賬戶轉款。為避免產生糾紛時“空口無憑”,要注意保留書面證據??铐椫Ц侗M量采取轉賬方式,以便留存憑證。若發現異常,要及時維權,避免超過訴訟時效。

更多熱點速報、權威資訊、深度分析盡在北京日報App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徐慧瑤

流程編輯:u028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