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假來臨,未成年人網絡使用需求顯著上升。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近日,各大游戲平臺相繼發布了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歷,明確規定:7月1日至8月31日,未成年人僅可在每周五、六、日20時至21時登錄游戲,總時長嚴格控制在27小時內。除了限玩令,還有哪些新功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未成年人如何才能線上健康過暑假?
嚴控27小時:一場精準到分鐘的“防沉迷舉措”
暑假一到,家里的“游戲大戰”就拉開了帷幕!孩子們一個個化身機靈小軍師,絞盡腦汁想著怎么從家長手里“奪”來游戲時間;家長們,則搖身一變成為防沉迷“大將軍”,使出渾身解數嚴防死守。
浙江省長興縣夾浦鎮的一位小學生家長王思佳告訴記者,開學后自己的孩子馬上就要上3年級了。眼下,雖然暑假才開始幾天,她就已經和孩子“較量”好幾個回合了。
盡管每到暑假諸如網易、騰訊等游戲平臺都會發布暑期限玩日歷嚴格控制游戲時間,但是來自陜西的家長張佳心告訴記者,在這場斗智斗勇中全家想要達成一致并不容易。
張佳心:我感覺最難的應該是全家要“統一戰線”,我在這頭設密碼、收手機,媽(外婆)轉頭嫌孩子鬧,偷偷給舊手機;爺爺奶奶就更別提了,孩子一撒嬌,然后就把平板直接遞過去,所以說你管的再嚴有啥用?孽孩子太多了,平臺再厲害也管不了我們家的內訌。
暑期防沉迷,家長們的煩惱有哪些?
其實和上文這些爸爸媽媽一樣,不少家長都有著相同的煩惱。此前某研報發布的《未成年人游戲防沉迷現狀調研報告(2024)》顯示,73.8%的家長知曉自己的孩子曾有過使用成年人賬號繞過監管玩手游的情況。在孩子使用成年人賬號繞過監管的情況中,81.6%得到了家長允許,而家長允許的原因,占比最高的是近半數家長把繞過防沉迷“作為獎勵”。
《未成年人游戲防沉迷現狀調研報告(2024)》
騰訊成長守護相關負責人程丹旎告訴記者,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現在在家長的管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戰。
程丹旎:首先是部分未成年人通過冒用家長或者長輩的身份注冊游戲,從而可以繞過防沉迷的監管,存在一定的游戲沉迷風險。第二點是目前我們看到市面上有很多的親子共用賬號的情況,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也希望能夠去管控自己的游戲賬號。
為此,騰訊成長守護在今年暑期上線“游戲臨時開關”和“家長自助下發人臉識別”兩項新功能,協助家長更靈活、細致地管理游戲賬號。
目前,大家可以在微信中搜索騰訊成長守護小程序,進入小程序之后,點擊下方的游戲管理按鈕,進入頁面之后,在頂部就可以看到這兩個新的功能。
程丹旎介紹,游戲臨時開關現在是面對所有的家長用戶開放了,家長自助下發人臉識別這個工具,目前正在灰度中,沒有被灰度到的家長也不用著急,平臺將會逐步開放。
程丹旎:對于游戲臨時管控,它主要面向的場景是家長臨時的把手機或者游戲賬號借給孩子玩兒,讓孩子放松一會兒,但是這個時候游戲的時長可能不是很好的管控,比如孩子拿到手機之后,可能就不愿意把手機還回來了,家長如果強行拿回來,可能會面臨引發親子矛盾的風險。所以我們給家長提供了這種能夠設置自己單次游戲賬號時長的這樣的工具,能夠滿足家長臨時的管控需求。
第二個家長自助下發人臉識別,這項工具主要面對的場景是家長跟孩子共同使用賬號玩游戲的情況。家長開啟了這個功能之后,當家長名下的所有的游戲賬號在登錄的時候,就會在游戲內以系統的層面去觸發人臉識別,從而有效地去控制孩子的游戲的時長,以及一些其他的游戲行為。我們也是希望借助這兩種工具,幫助家長更好、更靈活地去管理孩子。
在防沉迷工作持續推進的當下,成效究竟如何?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四新指出,多年來防沉迷工作成效顯著,不過,防沉迷系統運作中存在個別問題屬常態,畢竟難以一次性解決所有難題。
王四新:防沉迷防這么多年來,成效我覺得還是很大的,但是因為防沉迷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配合,這個里面哪一個環節做不到,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它是一種常態,因為你不可能把所有問題一下子都解決掉。
王四新提醒,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持續深化,教育類APP的使用情況成為新的關注焦點,要嚴防這些軟件以學習之名,行“培養”孩子沉迷之實。同時,相關部門還應對教育類APP在闖關時長、廣告引流以及商業功能開發等方面提出更明確的規范,確保其教育功能不被其他因素干擾。
來源:中國之聲
流程編輯:u028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
未登錄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