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長是張玉山,很早就犧牲了,我很想他。還有一個常志書、一個大老張、一個二老李,還有張志和……”96歲的齊長友習慣性地身姿筆挺,邊回憶邊緩緩地說出一個個老戰友的名字。

少年時加入抗日游擊隊“潛伏”敵區,再到野戰八旅23團炮兵連、解放軍188師563團;在解放陽泉、解放石家莊、抗美援朝等戰場的大小30多個戰役中,都有他的身影;曾榮立二等功三次,三等功六次,獲解放東北、華北、西北獎章……這位從抗日戰爭年代一路走來的軍人,娓娓道來藏在心底最深處的一段記憶。

1928年9月,齊長友出生在河北完縣(今順平縣)大悲鄉北大悲村。順平縣是革命老區,位于太行山東麓。抗日戰爭時期,聶榮臻曾在此開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我父親是民兵,還幫助修建過白求恩醫院,因此我從小就受抗日思想影響。”齊長友說,小時候,到了夜里他常帶上弟弟在村里貼宣傳抗日標語。

日軍對完縣地區曾進行過多次“掃蕩”。在一次“掃蕩”中,齊長友的母親不幸中槍去世,父親帶著兄弟姐妹4人艱難生活。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十幾歲的齊長友離開家,幾經輾轉來到一戶姓康的人家做長工,他稱主人為“三叔”。

齊長友實在、干活兒不惜力,三叔一家也不拿他當外人。可有一天,三叔突然派齊長友去日偽軍駐地干活兒。

“給日本鬼子、漢奸干活兒,我可不去!”齊長友倔強地說。

“你先去,慢慢你就明白了。”三叔的話意味深長。

帶著疑惑,齊長友來到日偽軍駐地,一來二去就和伙房的陳師傅混熟了。一次,陳師傅對齊長友說,你回家如果有人問,就說后天下午有雷雨不用來了。齊長友回到家,三嬸果然問起。

這以后,齊長友不時在村子和陳師傅之間傳遞些物品,紅薯、襪子、毛巾……他漸漸明白了,這些東西是暗號,他可能正在幫八路軍做事情——那是他一直想要加入的組織?。?/p>

陳師傅對齊長友更加信任,開始教他一些暗語。“三個白薯就是三個日本人,五個山藥蛋就是五個偽軍,還有其他小暗號。”齊長友說,有時他把陳師傅給村長傳的紙條塞進蘆葦稈里,一邊甩著玩一邊就帶回了村,也不會引起懷疑。

陳師傅和村長早就知道齊長友有參軍的心思。一天,村長叫來齊長友,請他把一封信送到清苑縣大柳樹村。齊長友借助偽軍駐地“工人”的身份通過了日本兵的關卡,在大柳樹村見到了接信的八路軍領導大老李,齊長友趕緊說出心聲:“我想參加八路軍!”

“你歲數還小,個子又矮,能扛槍打仗?”

“能!你別看我個子小,但我力氣大,我個子小目標也小。再說了,抗戰打鬼子不分男女老少,你要是不批準我就不走啦……”

齊長友的一番話逗樂了戰士們,有人說:“傻孩子,李主任其實早就同意你加入八路軍了,你現在是八路軍第九分區二十四團第八游擊小隊的隊員!”

那是1944年的一天,齊長友激動得一宿沒睡。他聽從組織安排繼續“潛伏”。

齊長友不識字,很多情況下也不了解傳遞的情報有多重要。“后來有一回,我聽到旁邊有人說,游擊隊打死了兩個鬼子、三個漢奸,是那個長工通的信兒。”齊長友知道,他們說的就是自己。

齊長友回憶起戰友的名字,從張新躍念到張玉山,再到張志和。他說,他們中的很多人既是戰友,也是無微不至關照他的長輩。戰友們身上的品質,也讓齊長友深受感動。

1945年春,齊長友來到任丘縣鄚州鎮一家商行(實為八路軍聯絡點)做學徒,跟隨游擊隊長張新躍執行任務。

一次,游擊小隊到保定執行任務。大伙兒在街上正走著,突然,隊長張新躍帶頭鉆進了街邊一戶老百姓的家里,一進門就跟大媽討水喝。大家不明所以,喝完水接著趕路。

“任務順利完成。過了幾天我們才知道,那天張新躍在街上看見了他媳婦。她背著孩子,一手用竹棍拉著眼盲的張新躍父親討飯吃。張新躍的媳婦其實也看到了他,怕影響他執行任務,掉轉頭拉著公公進了寺廟……”

知道真相后,鋼鐵戰士們流淚了。時隔80多年,再回憶起那個瞬間,齊長友依舊動容。

1946年10月,齊長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他多次身負重傷,依然頑強戰斗。他說:“我這一輩子就是‘付出’兩個字,黨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天安門舉行。齊長友作為退伍老戰士代表端坐在觀禮臺,手中揮舞著五星紅旗。那一刻,當初的戰友已沒有人在他身邊;那一刻,齊長友身邊又像是坐滿了當年的戰友……

更多熱點速報、權威資訊、深度分析盡在北京日報App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李治宏,王海欣

流程編輯:U072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