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多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部分地區出現洪澇險情,多部門第一時間組織搶險力量,眾志成城抗擊自然災害。但個別網民為博取流量,編造涉汛謠言,以“災情實時地圖”等名義傳播帶毒文件,擾亂社會公共秩序。記者4日從公安部網安局獲悉,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查處。
7月30日,山西大同網警在工作中發現,某網民在短視頻平臺直播時,謊稱天鎮縣因洪水失聯人員中包含一名19歲武漢大學學生,引發大量網民關注,對當地救援工作造成了誤導。
經審查,網民李某春對為了博取眼球、吸引流量,全然不顧事實真相,惡意虛構并傳播不實信息的行為供認不諱。目前,屬地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涉案人員采取行政處罰。
對于夸大災情、散布水庫潰壩等不實信息,網民們應關注氣象局、應急管理局等權威發布,不信謠、不傳謠;對于假冒政府或社區人員,以“轉移安置”“發放補貼”為由索要個人信息的,要通過官方電話或線下核實信息,絕不透露身份證號、銀行卡密碼;對于冒充公益組織發送“緊急募捐”短信、鏈接,誘導轉賬至私人賬戶的,要認準官方捐款渠道,不點擊陌生鏈接;對于以“災情實時地圖”“自救指南”等名義傳播帶毒文件的,要從正規應用商店下載工具軟件,警惕異常權限申請。
同時網警警告,在網絡上發布信息、發表言論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對自身言行負責,防汛抗災不容謠言添亂。對這種突破道德底線、挑戰法律紅線的造謠行為,必須持續加強打擊整治,讓造謠者付出沉重代價。公安機關將持續發力,震懾網絡違法犯罪活動。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林靖
流程編輯:U022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
未登錄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