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的幾場大雨,讓通州區永樂店農場家屬院平房區的居民憂心忡忡:各家門前的小路一下雨就坑洼積水,一些房子地勢較低,居民擔心雨水倒灌。還有的房屋多年來墻體逐漸傾斜,出現較大裂縫,居民只能用木棍暫時支撐以防止垮塌。居民反映,前幾年產權單位將平房區作為非經營性資產移交后,接手單位管理不到位,大家遇到的排水等問題多方反映也沒有徹底解決。

問題1

小路坑洼易積水 大雨天擔心倒灌

8月8日,北京雨下個不停,眼瞅著自家門前的積水越來越多,永樂店農場家屬院平房區的一些居民想出門都困難。有居民說:“一下雨門前小路就積水,很長時間難消退,年年如此。”“一出門就踩得滿腳都是泥,鞋子、褲子全會弄濕弄臟。”

大雨過后,居民家門前路又積水了。

據了解,永樂店農場家屬院平房區建設于上世紀60年代,最初為永樂店農場職工宿舍,幾經變遷,目前仍有近60戶居民居住于此。“平房區內部的各條小路坑洼不平,近年來沒有統一修繕過,遇上雨天都沒法走。”居民說,在多方強烈反映下,平房區的兩條主路今年7月底終于進行了排水改造,可是雨天積水的問題仍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記者近日探訪時看到,平房區有兩條主路,還有多條小路縱橫交錯,通往每戶家門口。居民說,以前主路坑坑洼洼,排水不暢,在大家持續多年的反映下,管理單位終于在最近重新鋪設了排水管,并且翻新了路面。記者注意到,主干道上多個雨箅子都被居民用毯子和木板遮蓋了起來。

 

“好不容易有了排水管,我們都很珍惜。晴天時遮蓋上,是為了避免垃圾雜物掉進去堵塞管道,等到下雨的時候,我們就會把遮蓋的東西移開,方便排水。”一位居民說。

不過,此次修繕改造的范圍僅限于主路,排水管并未延伸到所有居民家門口,每家門口的小路也沒有修整。這些小路原本都是土路,為了避免坑洼積水,居民只能自行“打補丁”解決,小路上有的鋪了紅色磚塊或是步道方磚,還有的鋪了好幾層油氈。

 

還有居民指著小路上一條長長的小溝說,這些都是大家自行開挖的,就是為了能夠將雨水引流到主路的排水管里。即便如此,居民家門口的這些小路仍是遍布坑洼,一下雨就有一攤攤積水。

居民高女士家所在的平房區第一排處于低洼地帶。高女士說,因為地勢相對較低,這里積水尤為嚴重,去年汛期,雨水甚至倒灌進了多戶居民家里。“我當時正在外面忙,鄰居打電話我趕緊趕回來,發現水都漫進了臥室。”高女士和鄰居只能將家里的各種盆和桶利用起來,一點點舀水往外排。由于門口也都是積水,大家只好端著盆、拎著桶,一趟趟將雨水倒到更遠些、有排水設施的地方。

高女士說,主路改造之后,地面被抬高了一些,但是第一排平房區周圍沒有修建滲水井,也未設置雨箅子。“以前第一排平房區的小路上倒是有個單獨的雨箅子,但是如今幾乎荒廢,并且沒有和主路排水管連通,遇上大雨根本不起作用。”

 

道路坑洼不平,排水設施不足,再加上地勢較低,加劇了雨水倒灌進居民家的風險。今年7月底至8月初北京的幾場降雨,更是讓高女士擔驚受怕。遇上大雨她只能在門口堆放沙袋,幸好目前還沒有發生雨水倒灌的情況。不過汛期還沒結束,這里的居民都不敢掉以輕心。

問題2

墻體開裂傾斜 坍塌風險較大

平房區有多處墻體傾斜,這也是令很多居民擔心的安全隱患。居民帶領記者查看一處房屋開裂的外墻,只見墻體有一道長長的裂縫,自下而上全部開裂。開裂的墻體原本與旁邊的墻體齊平,隨著裂縫的逐漸加深,如今已經凸出近一個手指的寬度。

有居民說,平房區的房屋不能翻蓋,也無法自行修繕。該墻體前幾年開始開裂,盡管多方反映,但沒人協調修繕,導致裂縫越來越深,裸露出內部的磚塊,部分墻面還出現了脫落。有居民在裸露的磚塊上做了標記,現在上面有好幾道標記的豎線。“靠外側的那道豎線是我們去年畫的,靠內側的豎線是今年畫的,明顯能看出墻體逐年向外開裂凸出。”記者還注意到,開裂凸出的墻體上原本有一條縫隙與旁邊的墻體齊平,如今這條縫隙已經低于旁邊的墻體,看得出來墻體還出現了下陷的問題。為了避免開裂的墻體垮塌,居民在上方用木棍、木板設置了一個固定裝置勉強維持著。

平房區一面墻體開裂凸出,居民只能用木棍在上方簡單固定支撐。

鄰近主路的另一處居民房屋圍墻原本是垂直于路面的,記者觀察到如今也出現了一定角度的傾斜,而且明顯是向居民家中傾斜的。

 

“正值汛期,倘若再遇到暴雨,這兩面墻都有坍塌的風險,后果不堪設想。”一位居民說。

有居民告訴記者,盡管多方反映,但遲遲得不到修繕,這兩面開裂傾斜墻體的住戶只能搬離。透過門縫可以看出,該住戶客廳、臥室的墻皮都出現大面積脫落,屋頂的墻皮還塌陷了一大塊,露出一個大洞,看著令人提心吊膽。

探因

接管單位不給力 平房區近乎失管

居民提供的照片顯示,2018年11月,永樂店農場家屬院平房區的有關各方簽署《非經營性資產移交接收協議》,作為首農集團的非經營性資產,平房區近13萬平方米的物權及其他相關權利和義務被一并轉讓給北京房地集團。2019年11月14日,產權單位在平房區張貼通知,表示自即日起實現移交。

然而多位居民反映,北京房地集團接手之后,其物業管理不到位,沒有專人駐點或日常巡查,甚至沒有建立相關的溝通渠道。居民反映,“遇到小事我們都是自行解決,遇到大事也不知道該向誰反映,長期以來我們平房區近乎失管狀態。”

據居民說,沒人清理日常生活垃圾,大家都是自行打包分類,然后投放到旁邊永樂店一村的垃圾集中點;缺少照明,居民只能自己在家門口加裝燈泡,方便大家出行;有居民腿腳不好,出門不便,也是自己在家門口安裝無障礙扶手。“但這并非長久之計。”居民說,大家希望物業管理單位能夠盡到責任,對平房區內部小路統一修繕,完善相應的排水設施,并且積極溝通協調墻體修繕事宜,徹底解決汛期的各種安全隱患。

為此,平房區居民多方反映,也多次撥打12345熱線。“可是,每次都是屬地工作人員前來回訪,而管理單位不露面,甚至曾拒絕接單。”有居民說,直到最近,通過多方協調,管理單位終于對主路的排水進行了修整,但是各條小路、傾斜墻體的修繕依然沒有進展。“現在是防汛的關鍵階段,我們希望管理單位能夠查漏補缺。哪怕派專人雨前雨后在平房區巡查一下,針對性指導如何防汛,多溝通解釋一下,我們都會覺得更安心。”居民說。

對此,屬地永樂店鎮工作人員表示,對于該平房區的種種問題,將會繼續與管理單位進行溝通協調。記者聯系到北京房地集團,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針對永樂店農場家屬院平房區的問題,將會向上級反映,以便做出進一步處理。

北京日報客戶端對此將持續關注。

 

更多熱點速報、權威資訊、深度分析盡在北京日報App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孫延安

流程編輯:U022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