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21日,2025年視唱練耳國際交流研討活動暨“全球視野下視唱練耳學科建設與學術探討”第八期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來自法國、日本及國內的近30所音樂院校的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及學習者齊聚一堂,為視唱練耳學科搭建高水平的國際化教學研討與展示平臺。
研討活動以“視唱練耳在普及音樂教育中的可持續發展”為核心主題,規劃了學術研討、專題講座、教學公開課、成果展示、技能展演、教學技能大賽、素養特訓營及教師研修八大板塊。中央音樂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柯揚表示,視唱練耳是音樂教育核心基礎,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形成可推廣的教學案例,探索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拓寬課程設計,進而推動音樂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及學校音樂美育教育。
研討活動期間舉辦了豐富多元的研討、講座、公開課、專業比賽及音樂會。開幕式音樂會中,全國十余所院校師生通過彈唱、多聲部合唱、民族改編曲目等多元形式,展現視唱練耳學科的教學深度與藝術創造力。音樂會分為上下兩個篇章,第一篇章以西方經典作品展開藝術對話,上演《挪威舞蹈風格的瑞士牧歌》《古愛爾蘭祝福》等經典旋律。第二篇章聚焦民族音樂的當代表達,創作靈感源于昆曲器樂曲牌“萬年歡”和臺灣民謠《望春風》的多聲部合唱《春色疊歡?綺夢》,傳遞了昆曲美學特征,以李紳的詩句為詞的四聲部合唱《憫農》,通過節拍變化詮釋古詩意境,傳遞“珍惜糧食”的深刻寓意。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韓軒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




未登錄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