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英烈保護、紅色文物、革命遺址舊址等公益訴訟案件2243件,其中抗戰領域公益訴訟案件83件,保護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譽榮譽49名。

最高檢副檢察長張雪樵介紹,2021年以來,最高檢部署開展包括抗戰英烈紀念設施和文物在內的紅色資源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工作,強化統籌協調與精準指導。最高檢會同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指導貴州檢察機關辦理督促保護蘇聯援華抗戰飛行員金角羅夫烈士墓行政公益訴訟案,聯合退役軍人事務部等部門核實完善烈士身份、事跡信息,指導河北檢察機關辦理侵害狼牙山五壯士肖像、名譽榮譽民事公益訴訟案,共同捍衛抗戰英烈榮譽和尊嚴。

此外,各級檢察機關結合地域特點,開展抗戰英烈保護專項行動。如陜西省檢察院組織開展“尋訪革命舊址 保護革命文物 傳承革命精神”活動,對全省范圍內抗戰英烈紀念設施管護不到位問題依法開展監督。云南省檢察院部署開展“滇西抗戰”文物和遺址遺跡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工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加強抗戰文物和遺址遺跡保護。

檢察機關在辦案的同時,還積極助推行政機關構建抗戰紅色資源保護長效機制。如黑龍江省綏化市檢察院與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會簽《關于在紅色資源保護工作中加強協作配合的意見》,形成了“行政執法+檢察監督”聯動機制,協助行政機關爭取財政資金,用于559處各類紀念設施的維修改造。安徽省長豐縣檢察院通過辦理督促保護淮西獨立團紅色資源行政公益訴訟案,助推長豐縣人大常委會作出《關于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和傳承的決定》,為紅色資源保護傳承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張雪樵還提出,要通過貫徹公益訴訟預防性保護理念,運用技術手段賦能法律監督,破解抗戰英烈保護突出難題,將抗戰紅色文物保護隱患性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消除安全隱患。另外,要強化公眾參與凝聚保護共識,深化軍地協作凝聚保護合力,探索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新路徑,推動構建多元保護格局。

張雪樵表示,下一步,檢察機關將聚焦侵害抗戰英烈名譽榮譽、烈士紀念設施管理缺失以及抗戰遺址、抗戰文物保護不力等問題,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作用,通過高質效辦案,使尊崇英烈成為全社會的法治共識,為弘揚傳承抗戰精神、賡續紅色血脈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最高檢還發布了11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包括陜西省綏德縣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紅軍東征指揮所舊址行政公益訴訟案;江蘇省寶應縣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新四軍蘇中抗戰文物行政公益訴訟案;山東省莒南縣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甲子山戰地醫院舊址行政公益訴訟案等。從督促保護的客觀對象看,有烈士紀念設施,有紅色文物,也有其他革命文物;從督促保護效果看,大部分案件督促行政機關對烈士紀念設施及文物進行了修繕,也有對可移動文物與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分類保護的,還有抗戰遺址遺跡的文物認定與預防性保護。

本批案例結合檢察公益訴訟辦案中遇到的具體情況,協同相關部門共同完善抗戰歷史文化資源的系統性保護,以法治力量守護紅色血脈,把對歷史的敬畏、對英烈的尊崇轉化為高質量檢察履職的強大動力,推動全社會銘記抗戰歷史、傳承抗戰精神。

更多熱點速報、權威資訊、深度分析盡在北京日報App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高健

流程編輯:U072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