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由苑世超編劇并執導,劉牧、英澤、桑平、楊靜兒、韓三明等主演的輕喜劇電影《我們終將要和世界握手言和》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禮,該片將在9月10日公映。

影片聚焦都市中年群體,講述不惑之年的主人公劉穆(劉牧飾)在工作和生活的高壓下,逐漸迷失自我并感到生活黯淡無光。隨著一次偶然的出現,他進入了一個獨屬于自己的時空,并成為自己的精神支撐,當無數次與過往進行鏈接與“對話”后,劉穆接納了自己的缺失,找回了已經遠去許久的生命的色澤。

該片是苑世超院線電影的處女作,也是一部作者電影。“這個故事一半來自我個人的經歷和感受,另一半則來自我看過的經典電影和經典書籍。”苑世超說,從構思到劇本撰寫、再到拍攝、定剪,歷經數年的時間。他坦言電影的主題是自己的有感而發,但對于中年人的孤獨感、職場與家庭的無力感等這些很普遍的現象如何找到不同的視角與表達方式,既把個體的情緒與境遇轉化成與更多觀眾產生共情的敘述,同時又沒有造作之態,讓觀眾看完影片后能得到一些啟示和慰藉,實現作品的社會意義,“這是創作的難點。”

首映現場,苑世超穿著一身動物造型的服裝亮相。“我今天必須這樣穿。”他笑著解釋,服裝靈感來自卡夫卡的小說《變形記》,他認為,卡夫卡一百多年前創作的故事人物依然非常契合當下精神困境中的人們。??

苑世超透露,劇本幾經易稿,不斷細化現實空間的“真”與幻想時空的“異”,在進入拍攝階段,還在不斷地調整,最終片中兩個時空從平行到并軌,逐漸合二為一,完成人物最終實現“自我和解”這一主題表達。“雖然這部電影中有一些比較苦澀或惆悵的東西,但相信觀眾看完之后不會覺得很難受,它很溫暖很治愈,讓大家覺得生活依然有希望。?”

演員楊靜兒在片中飾演一個家庭面臨崩潰的中年女性,“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磕磕絆絆,我們要珍惜生活中的那些美好,學會理解和包容別人,也要學會跟自己和解,輕松前行。”楊靜兒說。

社會心理學者譚剛強認為,影片精準地戳中了“中年人群現實生活的痛點與精神困境”。重慶師范大學楊濟余教授認為,影片不僅有思想深度,還與文學作品形成了互文,對經典致敬的同時完成了新語境下的使用與解讀。

該片由橡果子影業(德州)有限公司出品,“北京電影”板塊單位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發行,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行。作為市屬國有院線企業,北京新影聯影業(院線)始終助推優質中小成本影片與有探索與創新性影片進入觀眾視線,滿足不同受眾的觀影需要,豐富市場內容供給。近兩年以與北京市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導運營的“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項目為主要平臺,使少數民族題材影片《千里送鶴》、紀錄電影《再會長江》、科教電影《尋秘自然:地球往事》《尋秘自然:無形之力》、展現“挑山工”精神的影片《我的爺爺》取得了市場與觀眾的認可。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針對《我們終將要和世界握手言和》這部影片,也將通過精準的排映規劃與系列宣發動作,讓觀眾在秋日通過銀幕,重新回望成長,感受愛的力量和溫暖,與遺憾“握手言和”。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王金躍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