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正值“金九銀十”的招聘季。昨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一期展覽區1號館,以“崗”好有我,“職”等你來為主題的專項招聘會盛大開啟。150家企事業單位攜近萬個優質崗位參會,吸引了眾多求職者。記者兵分多路直擊招聘現場,收集到不同群體的求職故事與體驗心聲。
應屆畢業生:不想首份工作輕易“將就”
一大早,家住順義區的柯同學便趕到招聘現場,在細細繞了一圈后,他停留在一家招聘“云計算”相關崗位的公司前,排在等候遞交簡歷、溝通交流的兩位求職者身后。
“是鎮上的就業服務專員通知到我的,有幾個崗位我很感興趣,希望能有機會。”邊排隊,柯同學邊整理著自己的簡歷,記者看到,他畢業于北方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本來是要考研的,結果差了一點,上半年以為自己能找到工作,還沒找到就畢業了。”柯同學感慨,畢業后這幾個月壓力確實很大,父母在家也會催促,夏天過得很不輕松。

雖然背負著壓力,柯同學目前還不想輕易放低找工作的標準。目前他的理想薪資是每月到手6000元。“讓我在市區能租個房子,或者有集體宿舍也行。第一份工作對我來說還是挺重要的,即便以后有好的機會可以跳槽,一開始工作也要差不多,否則過不了自己那關。”
記者注意到,招聘現場,如柯同學般的應屆畢業生,以及畢業兩三年內的年輕人占到多數,甚至還有不少剛進入大四的“準畢業生”,也來提前感受求職氛圍。北京化工大學大四學生馬健陽,與身旁的小徐、小梁,都是化學專業的同班同學,今天特意結伴參加招聘會。“還有幾個月考研,學校的秋招也開始了,面臨考研或是就業,想多了解一下。”
此外,大家表示還想“打破一下自己的信息差”,招聘會上不僅關注跟本專業有關的崗位,也看看目前就業市場上,對于什么崗位的需求更多。“轉了一圈,感覺計算機、人工智能都很熱門,薪資待遇、晉升途徑也都不錯。雖然我們這個專業有‘行業壁壘’,但也在考慮能不能從事一些交叉行業。”小梁認為,這趟體驗還是很有收獲的。
“35+”求職者:現場招聘或能多些機會
“我覺得現場招聘的好處是,會讓人看到我的精神狀態,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和判斷。跟看文字照片,甚至視頻的簡歷是不一樣的。”在一家律師事務所的招聘展臺前,43歲的嚴先生遞交了簡歷,并和對方詳細闡述了自己的工作經歷、個人優勢等。
起身后,他告訴記者,自己多年來一直從事人力資源方面的工作,上一份工作還需要做培訓課程的銷售,公司設定的指標很難達到,合同期滿后便沒有再續約。目前“空窗”了一個月,覺得休息差不多了,應該盡早再行動起來。從朋友那兒聽說了招聘會,便來看看機會。
雖然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不少,作為“35+”求職者,嚴先生坦言,很清楚年齡在求職方面帶來的局限性,也更希望和用人單位面對面交流。“說句實話,如果線上發簡歷,可能用關鍵詞、AI一篩,就沒有后面的事兒了。有機會當面溝通,如果看我的感覺還行,后面不排除還會有進展。”

據記者觀察,偏“大齡”的求職者以目前的狀態而言,想要找一份偏基礎的工作還是相對較難。一位33歲的女士笑言,自己“相中”了一些應屆生專區的工作,她覺得起薪、方向都很不錯,但用人單位表示不能接受她的求職簡歷。有企業人員坦言,普通員工的話,會傾向招收畢業兩三年內的求職者。年齡再大的話,會密切關注其在本行業內的工作經驗與業績。而求職者超過35歲的話,則會對其項目團隊管理經驗、業務資源等等均有較高的預期要求。
在某公司展位前,記者看到一位41歲的求職者,因上家公司倒閉前來求職。她認為過往業務與該公司的工作內容高度吻合,愿意從基礎崗位做起,但依舊被用人單位婉拒,也沒有接收簡歷。
退休再就業:與人交流不跟社會脫節
招聘現場,記者還發現了不少已經兩鬢斑白的退休人員,其中一些并非給子女求職,而是在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機會。“我們一直招聘退休人員,只要有退休證,63歲以下都可以應聘。”由于麥當勞食品公司招聘的值班經理和餐廳員工兩個崗位,年齡較為寬泛,其展臺前不時有退休人員上前詢問。
“我住在東壩,希望能分配一個離家比較近的餐廳,每天大概能上半天班。”51歲的張朝娥了解情況后,當場填了一份簡歷。她之前從事的是銷售工作,剛退休一年多,“在家天天刷手機,眼睛都快得飛蚊癥了。想給自己找點事兒干,也能跟人多交流,別跟社會脫節。”
查看一圈后,張朝娥稱適合自己年紀的工作確實不多,麥當勞算是最合適的了。“我覺得退休后再找工作,靈活性很重要,可以根據身體情況選擇上班時間,更好平衡自己的生活。”

53歲的潘玉麗,與招聘人員交流了幾句,對方推給她一個門店經理的微信,讓她第二天去面試。此前潘玉麗一直在國企從事財務工作,退休后又被返聘了幾年,剛閑下來一個月,就迫不及待來招聘會上找活兒。“實在待不住,孩子工作了,父母也不需要每天照顧,出去玩了幾趟之后,還想回歸規律生活。”
潘玉麗隨身帶了10份簡歷,已經在一些不限年齡的會計崗投遞了七八份。“其實也沒有明確目標,還是得看平臺,我們做財務的,聊的時候,會從財務角度判斷這家公司靠不靠譜。如果專業沒有特別合適的,像麥當勞這種服務類的或者沒有工資的公益志愿工作都可以嘗試。鍛煉身體,沒準還能順帶練練英語口語呢!”
在她看來,如今的退休生活不只是散散步、打打牌,再就業也是其中一部分。“你看剛才,好幾個跟我年齡相仿的,都想找工作。我們不想搶年輕人的崗位,就是再為社會做點事情,也讓自己的退休生活別太枯燥。”
【側記】
“好崗”云集、服務多樣,招聘現場人氣足
在“金九銀十”的招聘旺季開始時,記者在現場感受到,如同該招聘會主題所宣稱的“崗好”,其提供的崗位確實“含金量”頗高。其中不乏律師、開發工程師、數據分析師、產品經理等頗受青睞的“白領”工作,月薪超過萬元的崗位也比比皆是。

在北京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有限公司、科大訊飛有限公司、高途教育科技集團等多家優質企業展位前,拿著簡歷的求職者都排起了長隊,等待著面對面咨詢、投遞簡歷。兩個半小時的招聘期間,現場始終人頭攢動,即便在11點半招聘會結束之際,不少展位前依然有求職者在咨詢,熱度足足延續至12點。
此外,現場還為求職者提供了多樣服務。例如畢業生職場禮儀指導、技能培訓都很受歡迎,服務精細到可以現場為畢業生拍證件照;在職業指導專區,多位國家級職業指導師一對一,為求職者提供就業指導;AI面試艙、智能求職機等設備,也為求職者提供了科技求職新體驗。
更貼心的是,人手一本的“會刊”納入了所有招聘企業崗位,并分為畢業生專區、金融科技專區等7大專區。記者注意到,里面還有其他招聘會上很少見到的“外貿專區”。
英語、俄語、日語、法語……作為“外貿專區”中的熱門展位,北京百事強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展位前,應聘各語種外貿業務員的求職者接連而至。負責招聘的蔣先生細致地與求職者溝通,合適的話則收下簡歷預備后續面試。“我們是一家輪胎出口企業,輪胎會銷售給全球的多個國家,每個部門面對的市場不一樣。語言是做外貿出口最基礎的門檻,業務員還要有比較強的銷售、溝通能力。”通過一上午的簡歷初篩,他認為崗位匹配度更加精準,招聘效果比之前想象的要好。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魏婧,徐英波
流程編輯:u028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
未登錄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