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參與無償獻血時,常常會關心一個問題:獻血小板和獻全血到底有什么區(qū)別?接下來,我們就針對兩種獻血方式的異同為大家解答。

兩種獻血方式有許多差異:

捐獻成分

捐獻全血是指一次性采集血液中的全部成分,即“原漿”血液,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漿等。

捐獻血小板屬于“成分獻血”,是借助血液分離機僅采集血液中的血小板,其他成分(如紅細胞、血漿等)則回輸?shù)将I血者體內(nèi)。

采集流程與時間

獻全血過程較為簡單,靜脈穿刺成功后血液直接流入采血袋,通常只需5~10分鐘。

捐獻血小板也需要靜脈穿刺,然后連接到專業(yè)的血液分離設備,自動進行血小板分離和采集,通常采集1個治療量血小板約需40分鐘。獻血者在此期間可以放松休息。

恢復與捐獻間隔

血小板在人體內(nèi)更新速度快,通常7天左右即可恢復至獻血前水平。因此,血小板捐獻間隔僅為14天,遠遠短于全血捐獻間隔。

也正因如此,許多長期獻血者在捐獻全血后,也會主動加入血小板捐獻隊伍,更多地奉獻愛心。

兩種獻血方式也存在很多共性的特點:

安全性與健康保障

兩種獻血方式均非常安全。血小板捐獻全程使用一次性無菌密閉器材,杜絕任何感染風險。

捐獻前,血站人員會對獻血者進行血小板計數(shù)評估,確保其符合捐獻標準,并保障捐獻后血小板值仍處于正常范圍內(nèi)。

捐獻條件

無論是捐獻全血還是血小板,都需滿足以下基本條件:

1.健康征詢和初步體檢合格;

2.年齡一般在18~55周歲;

3.體重:男性≥50公斤,女性≥45公斤;

4.血壓、脈搏等生理指標處于正常范圍;

5.獻血前血液檢測項目(如血型、血紅蛋白、轉(zhuǎn)氨酶等)結(jié)果符合標準。

獻全血簡單快捷,獻血小板用時稍長但恢復快可多次捐獻。無論捐獻的是全血還是血小板,都是臨床救治患者時不可或缺的生命助力。您的每一次勇敢伸手,都在為他人點燃生命的希望。

更多熱點速報、權(quán)威資訊、深度分析盡在北京日報App

來源: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

作者:魏鑫瑤

流程編輯:U072

如遇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fā)之日起30日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版權(quán)侵權(quán)聯(lián)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