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北京市首次“理論+百姓+文藝”特色宣講調研匯講暨宣講骨干培訓班在市社會科學院舉辦,活動將持續兩天。當天(12日),來自西城區、豐臺區、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大興區、平谷區、延慶區的9個宣講團登臺宣講,通過專家講理論、百姓講故事、文藝表演的形式,生動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基層宣講,培養宣講人才,交流宣講經驗,市委宣傳部、市社會科學院(市委講師團)聯合舉辦“2025年北京市‘理論+百姓+文藝’特色宣講調研匯講暨宣講骨干培訓班”。由首都高校和各區委黨校教師、基層干部群眾、文藝工作者等72人,組成17個宣講團,聚焦圍繞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新質生產力、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紅墻意識、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等內容,通俗易懂地闡釋黨的創新理論。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謝輝出席活動并致辭。他對全市理論宣講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本次調研匯講既是全市理論宣講工作的一次創新探索,也是全市理論宣講工作創新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全市理論宣講工作的一次整體推動。他就下一步做好全市理論宣講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及時總結工作經驗,突出重點,著力做精做強“理論微宣講”工作,為提升全市理論宣講工作水平厚植發展基礎。二是固化轉化工作成果,選拔優秀宣講隊伍組建市級示范團,赴全市巡講,示范引領各區開展好“理論+百姓+文藝”特色宣講工作。三是持續深入探索實踐,不斷創新闡釋路徑、創新表達方式、創新傳播渠道,推動構建全市“主題鮮明、覆蓋廣泛、形式多樣、成效顯著”的宣傳宣講工作格局。
宣講現場
01 大興區
大興區宣講團圍繞《新國門“大”美生態畫卷正乘“興”鋪展》主題,通過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的典型案例和數據對比,中間穿插百姓宣講故事《我希望北京有個天鵝湖》和宣傳普及環保法的快板《三字經》,生動闡述了大興區在環境保護大考交出的滿意答卷。
02 順義區
順義區宣講團以《兵民是勝利之本》為題,聚焦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興起、全民族抗戰爆發、平郊抗日根據地的開辟和敵后游擊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中間穿插百姓宣講《全民皆兵地道戰》和評書《焦莊戶的“定盤星”馬福》,再現北平軍民的英勇抗爭,深刻揭示北平抗日斗爭中的人民偉力。
03 平谷區
平谷區宣講團以《耕芯時代——農業中關村驅動鄉村振興的平谷范式》為題,從我國農業種源存在的問題切入,系統梳理了農業中關村的建設背景、發展格局、六大任務、發展成效以及未來展望,中間穿插了百姓宣講《智慧蛋雞在中國》和快板《建設農業中關村》,生動展現了“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北京實踐。
04 豐臺區
豐臺區宣講團以《銘記盧溝烽火 奮進復興征程》為題,從記錄盧溝橋事變爆發的歌曲入手,結合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引領下,各黨派、各民族、各階層、各團體以及海外華僑華人團結抗戰的故事,中間穿插百姓宣講《一座盧溝橋 守護一輩子》和情景劇《薪火相傳 強國有我》,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號召新時代要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從歷史中汲取實現民族復興偉力。
05 房山區
房山區宣講團以《良鄉集結培訓是“進京趕考”前的戰略舉措》為題,聚焦建國前夕接管北平干部良鄉集結培訓這一典型事例,中間穿插百姓宣講《歌聲中的黨史》和沉浸式小戲《衣衫不改舊家風》,為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提供參考和借鑒。
06 延慶區
延慶區宣講團以《追憶平北抗戰 弘揚抗戰精神》為題,通過追憶平北抗戰歷史,中間穿插百姓宣講《青史先烈寫 紅旗后人擎》和評書《雪夜追款》,再現革命前輩的英勇抗戰場景,生動闡釋偉大抗戰精神。
07 西城區
西城區宣講團以《大力踐行紅墻意識 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西城實踐》為題,聚焦以“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核心內涵的紅墻意識,系統解讀其紅色文化淵源、理論價值,中間穿插百姓宣講《老房子變身“好房子”》和北京琴書《紅墻根下的西城大媽》,生動展現了踐行紅墻意識的中國式現代化西城實踐。
08 通州區
通州區宣講團以《傳承運河文化 賦能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為題,從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歌入手,中間穿插百姓宣講《讓運河文化流淌起來》和評劇《大運河邊是我家》,系統闡述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意義,深刻解讀了創新保護發展大運河文化帶、賦能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北京實踐。
09 門頭溝區
門頭溝區宣講團以《挺近、挺近——偉大抗戰精神的平西典范》為題,深情回溯以冀熱察挺進軍為核心的軍民,在京西青山中鑄就的血肉長城與忠誠信仰,中間穿插百姓宣講故事《青山不語 精神永存》和用現代電聲樂器編曲演繹的《挺進軍歌再唱響》,展現了新時代通過沉浸式體驗與創新傳承,讓歷史“活”起來的生動實踐,號召大家做紅色血脈的守護者、實踐者、傳播者。
在火熱的宣講舞臺上,理論的甜、故事的暖、藝術的美實現了深度融合,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建設美麗北京、發展農業“芯片”……隨著宣講員的講述,如涓涓細流浸潤著大家的心田。宣講活動得到社科理論專家和現場聽眾的普遍好評。
首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洪波
北京曲藝團副團長、二級演員于磊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教授趙俐
北方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朱建平
觀眾感言
豐臺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宏強:這次匯講活動以理論宣講為基礎,融入百姓和文藝宣講,形式新穎,主輔相乘,相得益彰,是理論宣講工作的重要創新舉措,也是一個各區之間高水平學習交流互鑒的平臺。豐臺區高度重視、積極參與,以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為契機,在市委講師團的精心指導下,深入挖掘轄區紅色資源,聚焦全民族抗戰爆發地盧溝橋,通過理論宣講《銘記盧溝烽火 奮進復興征程》,串聯起百姓宣講《一座盧溝橋 守護一輩子》和文藝宣講《薪火相傳 強國有我》,聯動豐臺區委黨校、區教委、宛平街道,精選扎根基層、經驗豐富的宣講員參與匯講活動,鍛煉宣講人才,培育宣講隊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這次匯講,各區的精彩宣講和評委老師的專業點評,將進一步啟發思考,開闊視野。我們將積極學習借鑒其他區的先進經驗,夯實理論宣講基礎,創新“理論+百姓+文藝”表現形式,策劃推出更具感染力和影響力的宣講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在豐臺大地形成更多生動實踐。
北京城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順義區宣講團成員馬曉穎:作為市級“理論微宣講”示范團宣講員,首次參加北京市“理論+百姓+文藝”特色宣講調研匯講,是全新的挑戰。為讓理論宣講更可感可得,我沉心搜集北平人民投身敵后抗戰的珍貴史料,深挖順義區焦莊戶村“兵民是勝利之本”的鮮活案例。同時,精心串聯民兵后人的百姓宣講與學生評書形式的文藝宣講,通過史料、故事與藝術的碰撞,講透“人民偉力,勝利之本”的厚重理論。這次經歷讓我對理論宣講有了新思考,于我是一次意義非凡的宣講再出發。
明天(13日)匯講活動繼續,來自東城區、朝陽區、海淀區、石景山區、昌平區、懷柔區、密云區、經開區的8個宣講團將登臺宣講,敬請期待。
供稿:理論宣講處
審核:許成成
責任編輯:蘇文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
未登錄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