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同心傳薪火,綠色發展譜新篇。9月17日上午,北京市“偉大抗戰精神”百姓宣講團與內蒙古烏海市百姓名嘴跨越千里,圍繞偉大抗戰精神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通過云端連線方式成功舉辦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百姓宣講活動,一萬余名京蒙兩地黨員干部群眾聆聽宣講。這也是理論宣傳宣講傳播方式的一次創新探索。

 

宣講現場

烏海市五位百姓宣講員用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講述了烏海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分享了從“煤城”到“美城”轉型發展過程中的感人故事,展現了烏海人民守護黃河安瀾、建設美麗家園的堅定決心。北京會場通過大屏幕全程收聽收看。


 

烏海市鄉鎮干部厲慧輝、“擼板兒呱嘴”創始人袁沛耀結合自身多年在鄉鎮工作的所見所感,用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組組詳實的數據,講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下的美麗鄉村建設。


 

烏海抽水蓄能公司劉秦源講述了烏海市踐行“兩山”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電網低碳轉型的壯闊征程中,奮力書寫綠色答卷,讓“綠色充電寶”的壯美畫卷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的生動實踐。


 

烏海市小學教師李佼芮以沙畔“煤城”變“美城”為題,講述烏海市開展治礦、治企、治水、治車、治路、治氣、治場“七治”提質大行動,實現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半城湖色半城綠”的巨大轉變。


 

烏海超高壓供電公司郭鑫悅以在新能源大基地建設中奔跑為題,講述了烏海市以釘釘子精神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讓更多的綠電穿越山河、照亮萬家,讓世界看見中國式現代化綠色底色的故事。

隨后,北京市五位宣講員帶來精彩宣講。他們通過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抗戰故事,一段段發人深省的歷史回憶,生動詮釋了偉大抗戰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引發了兩地觀眾的強烈共鳴。


 

豐臺區宛平街道社區工作者鄭然講述著爺爺如何頂著烈日、冒著寒風,無數次向游客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細節,如今,鄭然接過爺爺的“接力棒”,把紅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歷史的回響在盧溝橋畔永不消逝。


 

蒙藏學校舊址物業管理員羅通為我們講述回民支隊馬本齋的錚錚鐵骨,更描繪了一位偉大母親的堅貞不屈,英雄母子用生命詮釋了家國大義。


 

北京佑安醫院介入中心主任醫師扈彩霞通過《“紅色銀行”的守護者》深情講述了爺爺扈金蘭為守護冀南銀行壯烈犧牲的故事。爺爺的精神激勵扈彩霞傳承先烈精神,以醫術守護生命。


 

順義區焦莊戶村民、焦莊戶村第一任民兵中隊長馬文藻之子馬成用純正的鄉音,以《全民皆兵地道戰》為題,揭開了家鄉“地下長城”的神秘面紗。


 

門頭溝區委黨校教師張董以《“挺進軍歌”再唱響》為題,生動講述了冀熱察挺進軍的故事。如今,一聲聲“挺進軍歌再唱響”的吶喊,是老區人民傳承抗戰精神的莊重承諾,更是紅色兒女勇擔時代使命的堅定誓言。

 

觀眾感言

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街道辦事處主任馮少靜:本次宣講活動,是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教育群眾,是凝心鑄魂的有效載體和有力抓手。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上,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以精神之光照亮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交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先輩的優異答卷。未來,我們將以鼓舞人心、提振信心、匯聚一心為目標,更好凝聚起亞奧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國家會議中心梁增輝:本次京蒙兩地跨越山河的“線上連麥”宣講,以感人至深的故事串聯起歷史的烽火與綠色發展的時代畫卷,令人深感觸動。從血火淬煉的英雄史詩,到平凡崗位的默默堅守,抗戰精神跨越時空依然熠熠生輝,它不僅鑄就了民族不屈的脊梁,更激勵著今日中華兒女邁向復興的堅定步伐。

 

北辰商管第十二黨支部王琴:作為青年黨員,參加此次“連麥宣”宣講報告會,讓我心潮澎湃。烏海宣講團講述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蒙西電網保障等故事,展現新時代建設者的擔當;“偉大抗戰精神”宣講團的盧溝橋守護、回民支隊抗戰、冀南銀行紅色傳承等內容,讓抗戰精神鮮活可觸。當看到先烈事跡、共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時,我更感使命在肩。作為青年黨員,我會傳承抗戰精神,立足崗位履職盡責,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烏海市中醫蒙醫醫院高子棋:作為蒙中醫院的一名醫生,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偉大抗戰精神是激勵我們前行的重要力量。我們要將其融入日常工作,堅守醫者初心,守護人民健康,在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踐行使命擔當。

 

烏海市海南區委宣傳部李丹洋:今天的宣講讓我感受特別深,原來理論宣講也可以這么“潮”。北京市“偉大抗戰精神”百姓宣講團,他們以百姓視角為切入點,用一個個生動故事串聯起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爭歷程,讓我們在聆聽中心生敬意。烏海市5位百姓名嘴則展現了烏海踐行“兩山”理念的決心和成果。其中,海南區“擼板兒呱嘴”創始人袁沛耀老師與鄉鎮干部歷慧輝的宣講,著實讓人耳目一新。他們以“宣講+文藝”的形式,讓我們切實感受到鄉村振興下的生態之美,更讀懂深入基層實踐的堅實力量。

 

內蒙古電力集團烏海供電公司郭昱嬌:聆聽宣講,抗戰精神的不屈與建設時期的實干深深觸動了我。先輩以熱血筑脊梁,家鄉的建設者們用奮斗繪藍圖。作為烏海人,我為家鄉日新月異的建設成就倍感驕傲。作為電力人,我們要立足崗位,以穩定供電賦能發展,用責任守護萬家燈火,在電網建設、供電服務中擔當作為,以光與熱助力家鄉建設,為打造美麗烏海貢獻電力人的力量。

點擊圖片,查看完整視頻

此次報告會還特別設置了“向英烈和先輩致敬”環節,通過AI技術制作的視頻讓英烈形象“穿越時空”,與北京、烏海的觀眾“對話”,共同感受“今日中國,如你所愿”的盛世圖景。


 

宣講結束后,現場觀眾齊聲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令人心潮澎湃。此刻的歌聲不僅是情感的抒發,更是新時代下紅色基因傳承的創新范式。

此次宣講活動創新采用線上連麥方式,打破了地域限制,實現了兩地優質宣講資源的共享互通。當抗戰精神與綠色發展在云端相遇,既展現了北京市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方面的豐碩成果,也展示了烏海市在踐行“兩山”理念、推動綠色發展方面的顯著成效。

 

與會群眾紛紛表示,兩地宣講員的精彩講述,不僅讓抗戰精神的火炬在新時代繼續傳遞,也讓綠色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這種跨地域的云端宣講形式新穎、內容生動,既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也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文明課。要將宣講活動中激發出的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以偉大抗戰精神砥礪前行,以綠色發展理念指引方向,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供稿:宣講服務處

審核:許成成

責任編輯:蘇文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