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歌聲,房山區退休音樂教師邢秀花以歌銘初心,彰顯奮發向前的堅定。9月19日,北京市“偉大抗戰精神”百姓宣講團先后走進北京印刷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宣講員們以真摯話語為橋梁,將偉大抗戰精神深深融入每一段講述,讓那些鐫刻著熱血與信念的紅色記憶化作代代相傳的精神火炬。


宣講現場

當天上午,北京市“偉大抗戰精神”百姓宣講團走進北京印刷學院,楊舒惠、羅通、馬成、邢秀花、李鐳、叢榕六位宣講員,為現場200余名師生帶來了一場生動深刻的宣講。北京印刷學院黨委副書記白莽出席。






從抗戰時期震撼人心的英雄事跡,到革命先輩堅定不移的忠貞信仰,再到新時代下傳承紅色基因,六位宣講員用生動的實踐案例,質樸的語言回溯了抗戰歲月,深刻詮釋偉大抗戰精神,引發全場強烈共鳴,讓在場師生直觀觸摸到偉大抗戰精神在當下的時代價值,也讓信仰蘊含的強大力量深深烙印在每個人心中。

當天下午,北京市“偉大抗戰精神”百姓宣講團走進中國農業大學,黨校教師、志愿講解員、退休教師等六位來自一線的宣講員用“沾泥土、冒熱氣”的語言講述真實經歷,引發現場400余名師生的強烈共鳴,宣講中不時爆發陣陣掌聲。這種“面對面”的宣講形式,讓在場師生直觀觸摸到偉大抗戰精神在當下的時代價值,也讓信仰蘊含的強大力量深深烙印在每個人心中。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聲撼人心魄,為宣講活動畫上圓滿句號。共同的信念與激昂的旋律,將全場氣氛推向高潮。
座談交流
在中國農業大學座談會上,師生代表紛紛表示這次宣講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對我們內心深處的民族精神的深刻喚醒。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絕不能忘記歷史教訓,要傳承好偉大抗戰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觀眾感言
北京印刷學院學生徐婉清:從東北抗日聯軍的不屈不撓,到無數無名英雄的前仆后繼,先輩們用生命詮釋了什么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保衛家園的長城。走出報告會,看著眼前陽光燦爛的和平景象:孩子們在廣場上歡笑奔跑,老人們在公園里安享晚年,大街小巷處處洋溢著幸福安寧的氣氛。我深深體會到,今天我們擁有的這一切美好生活,都不是憑空而來的,正是無數英雄用生命換來的寶貴果實。歷史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歷史的教訓絕不能忘記。我們要把這份感動轉化為實際行動,在平凡崗位上兢兢業業,在家庭生活中孝老愛親,在社會交往中誠信友善。讓我們銘記歷史、珍惜當下,把偉大的抗戰精神傳承下去,共同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印刷學院學生戚寶琪:“九一八”事變的警鐘,提醒我們中華民族曾經歷過怎樣的屈辱與抗爭。先輩們以血肉之軀守護家園,用頑強意志鑄就了偉大抗戰精神。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我深刻感受到,這不僅是一段歷史記憶,更是一支精神火炬,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如今的中國,國力日益強盛,但外部挑戰依然存在。我們更要繼承先輩的堅韌與擔當,把愛國之情化為學習動力,努力提升自我,用知識和行動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面向未來,我愿做抗戰精神的傳承者,讓青春與祖國同行,讓信念與民族共振。

中國農業大學學生代表張子龍:伴隨宣講團成員的講述,思緒回到了八十年前那個民族危亡、全民抗戰的年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全體中華兒女的英勇抗爭下,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野心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被擊碎。今日中國已經成為強國,不再需要我們用白刃和敵人拼殺,也不再需要我們抱著炸藥包才能攔住敵人的坦克,但英勇抗戰的精神,代代傳承的紅色基因仍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作為農科學子,我們的“偉大抗戰精神”就是要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實現“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目標。

中國農業大學學生代表肖沁茜:當年,大刀隊以血肉之軀對抗鋼鐵洪流,用最原始的武器捍衛國家尊嚴;而80年后的閱兵式上,國產新型戰機呼嘯長空,信息化裝備整齊列陣,盡顯大國軍威。從大刀到鋼槍,從血肉長城到科技強軍,變的是裝備與國力,不變的是中華兒女捍衛和平的堅定信念與自強不息的民族魂,這些將激勵我們銘記苦難輝煌,傳承愛國基因,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




未登錄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