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樂為紐帶,以影像為載體,9月22日,作為2025北京文化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風移影動——中法影像對話”系列活動之“光影百年·中法同行”電影音樂會在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行。音樂會上,中法兩國電影人聯袂推薦、深情分享,在光影與旋律的交織中,帶領觀眾重溫經典,喚起中法電影交流的珍貴記憶,開啟中法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電影音樂會分“世紀回聲”和“光影旅程”上下半場,帶領觀眾在光影和音樂中回望中法電影交相輝映的百年歷程。
伴隨著鋼琴的靈動與二胡的悠揚,奧古斯特·弗朗索瓦和卓別林哥哥西德尼·卓別林拍攝的中國珍貴影像、巴黎中國電影資料中心館藏作品《定軍山》《勞工之愛情》《西廂記》等片段出現在大屏幕上,讓人看到膠片記錄下的古老中國模樣。
1905年,由京劇大師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拉開了中國電影的序幕。譚鑫培后人——譚派第六代傳人譚孝曾和第七代傳人譚正巖來到電影音樂會現場,向觀眾講述譚門五代人在不同時期參與電影拍攝、見證中國電影發展的故事。譚正巖現場表演京劇《定軍山》唱段,渾厚有力的唱腔傳遞出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
一對年幼的法國兄妹在偶然之中得到了一只中國風箏,風箏上畫的孫悟空不僅活生生走下來,還滿足了孩子們的愿望,把他們送到中國,兄妹倆在北京展開了一段奇幻冒險……這部1957年中法合拍的《風箏》,播撒下兩國電影人友誼的種子。中國演員劉燁及其妻子安娜伊思·馬田向觀眾推薦了這部充滿了童趣和想象力的作品,它不僅是新中國首部中外合拍的故事片,也是首部彩色兒童片。在樂團的現場配樂中,觀眾仿佛再次跟隨那只美麗的風箏,重溫了那段奇妙的旅程。
“今天見到我的同志們,我太開心了!”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牽著中國演員竇驍和馮紹峰的手走上舞臺,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感動了在場所有人。這是電影《狼圖騰》主創時隔10年后的珍貴重聚。當年,雅克·阿諾剛看完100多頁的姜戎原著小說,就被故事深深打動,他毅然推掉好萊塢邀約,帶著中法團隊全身心投入這個一生一次的創作中來。《狼圖騰》前后歷時7年完成,光是馴養狼演員就花了1年半。“這段拍攝時光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馮紹峰回憶,雅克·阿諾有豐富的肢體語言,經常匍匐在地上跟演員對話,裝成狼的樣子教他們演戲。竇驍則在劇組見證了小狼的出生,在創作過程中他體會到自然生態的平衡和人性的復雜。
2024年春節期間,中國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在法國上百家影院放映兩天,引發觀影熱潮。“封神”系列電影導演烏爾善和影片音樂總監蒙柯卓蘭現身音樂會現場,分享了影片音樂的創作理念。在他們看來,中國傳統樂器與西方交響樂在旋律中的交融,不僅凝聚了東方神話的磅礴氣勢,還融入了全球化的音樂表達方式。正是這種獨特的音樂風格,使得影片配樂深受觀眾喜愛。《狼圖騰》《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的配樂演奏,一下子把觀眾拉進了銀幕中的故事里。
音樂會尾聲,一場承載歷史與敬意的互贈儀式舉行,將中法兩國電影文化與人文情誼推向高潮。查理·卓別林的孫女卡門·卓別林將一幅珍藏多年的卓別林與梅蘭芳合影贈予梅蘭芳曾孫、梅蘭芳紀念館研究員梅瑋。梅瑋則回贈書籍《梅蘭芳菲》。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張旭霞與法國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副主席蘇菲·洛特科夫同樣互贈珍貴電影禮物,寓意中法電影文化圓滿合作、歷久彌新。
“2025北京文化論壇——中法影像對話系列活動”以電影為軸,跨越學術、產業與文化領域,推動中法影像藝術從歷史回顧邁向共同創作,為兩國人文交流注入持續而深刻的活力。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




未登錄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