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響,青春共鳴!9月23日,北京市“偉大抗戰精神”百姓宣講團攜感人故事分別走進北京聯合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六位宣講員以生動的語言、鮮活的事跡、真摯的情感,帶領師生們回望那段浴血奮戰、共御外侮的壯麗史詩,深刻詮釋了偉大抗戰精神的豐富內涵。

  

宣講現場

劉金玲、林漢京、吳怡萱、李鐳、楊舒惠、邢秀花六位宣講員摒棄了空洞的說教,而是依托珍貴的歷史細節和真實的人物命運,通過一個個鮮為人知卻震撼人心的故事讓全場師生仿佛置身烽火年代,深受教育與鼓舞。宣講員們用質樸的語言喚醒歷史記憶,用真摯的情感傳遞信仰力量,讓“偉大抗戰精神”在新時代青年心中深深扎根。

活動尾聲,全體師生肅然起立,齊聲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激昂的歌聲將整場活動推向高潮。

座談交流

在北京理工大學的座談會上,高校學子與宣講員圍繞抗戰精神賡續展開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師生們紛紛表示,今日中國已實現從積貧積弱到繁榮富強的歷史性跨越,而抗戰精神正是激勵青年學子奮勇前行的不竭動力。作為北理工青年,要銘記苦難輝煌,珍惜幸福生活,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青春融入民族復興偉業,用行動續寫新時代的青春篇章。

觀眾感言

北京聯合大學學生代表姚雅晴說:“這場宣講會如同翻閱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讓人深受震撼。這六段故事講述,從不同側面共同鑄就了偉大抗戰精神的豐碑。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雖未親歷硝煙,但這份精神遺產永遠是我們前行的力量。我們要銘記這段不能忘卻的歷史,讓抗戰精神在心中生根發芽,用實際行動告慰先烈,肩負起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與擔當。”

北京聯合大學學生代表張鈞涵:被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中,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共御外辱的堅定信念深深打動。偉大抗戰精神是激勵我們中華兒女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這場宣講不僅是一次精神洗禮,更讓我們懂得了如今和平年代的寶貴,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更應該奮發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北京理工大學精工書院2023級本科生唐邱揚:聆聽此次抗戰精神主題宣講,我看到了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的赤誠;也觸摸到731部隊侵華期間對中國人民犯下的反人類罪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革命歌曲紀念館里紅色基因代代傳承;“大刀挺脊梁”的場景讓我感受到中華民族面對侵略永不彎折的骨氣。這份震撼與觸動早已融入心底,更讓我明白,傳承抗戰精神從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要帶著先輩的堅定信念,在新時代里走好屬于我們這代人的“長征路”。

北京理工大學精工書院2023級本科生李岳鴻:聆聽本次“偉大抗戰精神”宣講,我深受震撼。六位宣講員用鮮活的故事將我們帶回那段烽火歲月:馬安村兩面錦旗映照軍民一心,731部隊罪行警醒后人勿忘國恥,吉鴻昌將軍就義詩句展現錚錚鐵骨,木質印刷機承載著共產黨人的不屈意志,紅色歌曲用旋律傳遞信仰,模式口鄉親們磨刀支前書寫軍民同心。這些事跡讓我深刻體會到,偉大抗戰精神已融入民族血脈。作為新時代青年,我更應銘記歷史、賡續精神,把愛國情懷轉化為實干力量,為民族復興貢獻青春與智慧。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