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25敦煌論壇:敦煌文化國際傳播---絲綢之路影視劇創作生產與現代傳播研討會在甘肅敦煌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喜馬拉雅作為唯一一家在線音頻平臺受邀參加。會上,喜馬拉雅高級副總裁傅海波帶來演講,講述了如何通過現代聲音技術賦能中華傳統文化傳播。

AI技術賦能傳統文化傳播 搭建聲音時空對話新橋梁
本屆研討會由甘肅省廣播電視局和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聯合主辦,旨在圍繞“創作生產”與“現代傳播”兩大核心,深入探討廣播影視技術賦能內容生產的獨特表現形式和傳播路徑,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服務共建“一帶一路”,講好甘肅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增強中華文化的感召力、傳播力、影響力。

喜馬拉雅作為唯一一家在線音頻平臺參會。會上,喜馬拉雅高級副總裁傅海波用一段AI“復原”的詩仙李白的聲音片段,生動形象地講述了“如何通過音頻打造穿越時空的文化沉浸感”,展現了聲音媒介的獨特魅力。這段音頻來自喜馬拉雅與慕思去年9月攜手舉辦的“慕思奇妙夜之 AI 夢長安”活動。基于喜馬拉雅自主研發的“珠峰AI音頻多模態大模型”,結合詩仙李白的生平故事及詩歌情感等信息,李白的聲音從盛唐穿越至現代,與大家吟詩對談,引起熱烈反響。這既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喜馬和慕思借助現代音頻技術賦能傳統文化傳承的典型案例。

這背后離不開喜馬拉雅行業領先的AI技術實力的支撐。喜馬拉雅珠峰AI音頻多模態大模型是全國首個通過網信辦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音頻生成類大模型,標志著我國音頻生成技術邁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目前該模型已廣泛應用于內容創作、數智分身、語音交互等場景,并已實現商業化。同時,在提升用戶體驗方面,喜馬拉雅是國內首家接入DeepSeek-R1模型的在線音頻平臺。今年3月,依托于DeepSeek等大模型的喜馬拉雅智能語音助手“小雅”、“波波”上線,面向大眾知識、情感服務與兒童成長陪伴場景,帶來更加精準、多元、個性化的智能語音交互體驗。在賦能內容創作方面,今年7月喜馬拉雅還推出全新音頻智能創作平臺“音剪AI”,上線“云端協作”、“AI智能剪輯”等功能,為內容創作者帶來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創作體驗。
全時全場景全年齡段陪伴 構筑聲音連接生態圈
本次研討會上,傅海波還指出:“聲音是一種自帶情緒的媒介,根據《2023國民收聽趨勢白皮書》,74%的用戶認為音頻提升了他們的幸福感。作為用戶的情感陪伴,聲音在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有著先天獨厚的優勢,它可以直觀傳遞情感與意境,使傳統文化更加立體生動,喚起聽眾情感共鳴。”
作為國內在線音頻行業的領軍平臺,喜馬拉雅已構造了以“內容生態、場景陪伴、核心人群”為基礎,AI技術作賦能的成熟生態體系。在內容生態上,喜馬拉雅已經累積了包含459個品類的4.88億條音頻,包括網文、相聲、脫口秀、播客等多元內容,能覆蓋用戶的所有情緒需求。在場景陪伴上,喜馬拉雅已覆蓋市面上93%的智能音箱,95%的汽車品牌,以及300+的線下文化空間等。早晨陪伴車主健康出行,夜晚陪伴用戶安心入眠,喜馬拉雅24小時全場景全終端陪伴用戶共情生活每一刻。在核心人群上,喜馬拉雅全場景平均月活躍用戶超3億,移動端活躍用戶平均每日收聽時長達130分鐘。從兒童到高齡人群,全年齡段的用戶都能在喜馬收獲情緒能量。
“用新時代的聲波,喚醒古老文明的沉睡記憶。”基于成熟完善的生態體系,喜馬拉雅將繼續深耕音頻技術,推動內容創新,架起傳統與現代對話的橋梁,讓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聲音”煥發新的生命力。




未登錄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