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為期11天的2025“我與地壇”北京書市于地壇公園圓滿落幕。清華社作為首次參與地壇書市的參展單位,置身“北京市民文化記憶”情境之中,深刻感悟到文化的“高雅性”與生活的“煙火氣”相融合所產生的獨特魅力。這種“逛公園、淘好書、享生活”的綜合體驗,既不同于專業書展的嚴肅刻板,也有別于普通市集的淺層消費模式,切實讓“讀書”融入了日常的生活場景。清華社此次參展,不僅為展示精品圖書搭建了平臺,更是品牌展示、讀者調研和文化傳播的核心窗口。

精品圖書以饗讀者

此次參展,清華社結合地壇書市的特點,精選150余種圖書以饗讀者。既有《世界輕重武器大百科》“新軍迷系列”等與“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相關的軍事類圖書,也有學術價值突出、反映前沿科技發展水平的《DeepSeek實用操作手冊》《AI通識課12講:走進人工智能》等熱點暢銷圖書。

教輔類圖書同樣受到讀者歡迎,公眾對“清華”品牌的信賴直接拉動了教輔圖書銷量,清華社特別選出多款與“清華附中”“語文報”“中國日報”等知名教育文化機構聯合研發的產品,如“清華附中給孩子的通識課”系列、“語文報小學生同步金獎作文”系列、“中國日報教你寫好英語作文”等在地壇書市集中呈現。

地壇書市的讀者群體呈現出鮮明的“老中青全覆蓋”特征。工作日可見佩戴老花鏡精心挑選圖書的老年讀者,周末則迎來大批“遛娃 + 淘書” 的年輕父母;甚至00后讀者會主動詢購《山海經》《看遍中國博物館》等深度社科類書籍。尤為可貴的是,讀者需求已超越單純選購低價圖書的層面,而是基于明確的閱讀偏好:理工科學生專程選購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前沿科技著作,小軍事愛好者紛紛懇請父母購買軍事系列科普圖書。此類精準而深入的需求對接,使參展圖書選品切實契合讀者實際需求。

出版文創大有看頭

清華社今年特別重視文創產品板塊,旨在提升品牌影響力和讀者參與度。往年文創產品側重宣傳功能,今年首次嘗試線下推廣,在展位設專區吸引消費者。文創產品設計融合清華特色與圖書元素,如筆記本、文具系列,以清華紫為主色調,融入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及名句“讀書破萬卷”,兼具激勵意義與實用價值。其中,《萬眾人生,千般可愛》的周邊最受本次書市讀者喜愛,銷售數量超1000個,銷售量top9均為文創產品。

此外,展位上新增清華建筑設計院的文創產品,成為年輕人打卡熱點,吸引家長駐足。家長期望這些產品讓清華精神伴隨孩子成長,這些物件正成為聯結讀者與清華的情感橋梁,傳遞文化內涵。

活動傳遞文化溫度

清華社于地壇書市期間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書籍’作為藝術——《藝術家書》來了”的演講活動。清華社編輯現場展示了27種藝術家書,使讀者得以初識這一鮮為人知的藝術家手制書門類。

清華社繼創新《山海經》之后,再次實現對紙質書呈現形式的突破。為彰顯書中眾多藝術家書創作者的才華,《藝術家書》特采用一系列獨特的設計理念,將藝術家手制書的概念進行有機融合,從而充分展現藝術家以書籍為載體的綜合性藝術表達。

清華版《山海經》團隊發掘了清華學子陳絲雨的畢業設計作品——以十余幅手繪《山海經》插圖裝幀而成的藝術家手制書,經精心編輯出版后,成為引領當代《山海經》繪本風潮的現象級暢銷作品,被出版界譽為“一部著作開啟了一個時代”。如今,這部由藝術家手制書演變而成的《山海經》已蜚聲國際,相繼推出英語、俄語、韓語、泰語等多語種版本。美國電影《教父》導演科波拉稱其為“古老東方智慧的新窗口”;北京大學陳連山教授予以鄭重推薦,該書亦入選“新華薦書”年度十大好書榜單。

清華社編輯團隊憑借敏銳洞察力發掘了古老的女書手制文獻——三朝書,將其編纂為紙質出版物《傳奇女書》,并成功實現意大利文、土耳其文版權輸出。其中意大利文版《傳奇女書》被意大利著名雜志《全景》評為年度“意大利最值得閱讀的50本書”之一,拓展了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疆域,彰顯其深厚的跨文化價值。